定西漳县合力推进交通建设项目

04.08.2014  13:54

   中国甘肃网8月4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通讯员 何继强 黄拴喜)今年以来,漳县围绕“谋划大交通、建设生命线、打通断头路、连接自然村”的工作思路,重点实施了农村公路、灾后重建等一大批项目,加快交通建设项目步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交通保障。

  漳县山大沟深、重峰叠嶂,无情的大山阻挡了漳县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的脚步。“出门爬山坡,下坡就过河,出门羊肠道,运输牛马驮。”这是山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多修路、修好路”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也体现了交通部门的神圣职责。漳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把修建乡村道路作为服务民生,造福群众的重要举措,超前谋划,争取国家、省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扎实抓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储备,建成了投资6亿多元的文殪二级公路。三年来,全县争取、组织实施了农村公路238.6公里,总投资8714万元,把一条条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沥青路。“盼了几十年的路修通了,山里的蚕豆、药材运出去变成了票子,咱农民致富有奔头了。”东泉乡土司门村农民徐建早看着水泥路从家门口过,心情激动的说。

  质量是农村公路的生命。凡是农村交通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对通乡油路及重点项目逐个进行招投标;采取集中招标和捆绑招标等形式,严格招投标程序,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坚持工程精细管理,全面推行合同管理制、质量责任制、资金计量支付制、跟踪审计监督制及廉政合同制,坚持项目部现场监管、现场审批,工程监理现场跟班监督。并严把原材料进场关、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关、施工工序关、工艺规范关等,确保每个分项、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不出质量问题。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的作用,发动群众参与质量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了农村公路项目的质量。文殪公路、武漳公路、高新公路等公路的建成,一个以县乡道路为主线,农村公路为支线,连接城乡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

  道路通,百业兴。漳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方便了群众出行,激活了农村活力,架起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