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03.06.2015  17:00

      近年来,定西市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的目标,突出苹果、核桃、油用牡丹等特色优势品种,采取动员倡导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建设标准化林果基地和鼓励引导千家万户庄前屋后栽植,发展庭院经济两种方式,规模化种植、基地化布局、良种化建设、集约化管理,形成了“龙头企业型、合作组织型、政府扶助型和庭院经济型”四种发展模式,定西市林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以来,定西市经济林面积达到28.4万亩,其中以红富士品种为主的苹果面积13.7万亩、核桃8.5万亩、梨杏花椒2万亩、油用牡丹0.82万亩、乌龙头等其它3.38万亩,水果及干果总产量5.4万吨,林果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以上,主要分布在陇西、临洮、通渭和漳县境内。通渭县的红富士苹果,在2012年甘肃省名优苹果评鉴会上,鸡川镇烟富3号、陇川乡长富2号两个优质苹果品种分别获得金奖、铜奖。
  在林果基地建设中,定西市不断强化政策、资金和技术三项保障,推动全市林果业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一是抓政策保障及规划,二是抓资金筹措,三是抓技术服务。
  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建基地、培龙头、创市场、成体系,大规模快速发展,形成了结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四种发展林果产业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型。针对林果产业建设投资大,项目扶持少,优质高效规模发展困难多的问题,积极动员倡导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流转土地,集中规模栽培。二是合作组织型。对土地流转费用较高,群众发展林果业积极性好的,由合作社牵头组织,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三是政府扶助型。政府筹资购苗,投放农户栽植。四是庭院经济型。以“双联”扶贫为契机,鼓励引导千家万户庄前屋后栽植核桃、软儿梨,发展庭院经济,努力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了全市特色林果产业快速发展,部分地方逐步形成了“企业得利润、农民得实惠、山川得秀美、地方得发展”的良好格局。(定西市林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