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水土保持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06.09.2016  06:36

      本站讯   建国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立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市情,坚持将大搞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常抓不懈,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强毅力,坚持以梯田建设为主体,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运用防治技术,对位配置各类措施,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探索总结出了一条通过大搞水保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成功之路。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一核心要求,抢抓政策叠加的历史机遇,把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规模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思路、整合项目、靠实责任,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高效益推进,组织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甘肃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项目和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实现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在全市7县区的全覆盖。建成了通渭县长川、临洮县上营、陇西县盘龙山、安定区太白山等一大批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精品示范典型,2011年成功举办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暨现场交流推进会”和“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现场会”。

 

      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累计兴修梯田660.38万亩,农村人均2.5亩。坡耕地修成梯田后,不但能够有效拦蓄二十年一遇的降雨,即使在大旱之年,梯田地种植马铃薯的亩产量也在1500公斤以上,较坡地种粮收入净增5倍以上。梯田修到哪里,道路通到哪里,不但改善了山区交通条件,而且催生了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劳务输转和土地流转,为大规模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了基础平台。2015年,全市共输转劳动力60万人,创劳务收入超百亿元;种植马铃薯300万亩,种植中药材139万亩,马铃薯、中医药、畜草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35亿元、122亿元和130亿元;粮食总产量突破160万吨,农业生产连续八年喜获丰收。安定区于2003年整体实现了梯田化,通过省政府验收,2009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区(县)”,其余6县有29个乡镇实现梯田化,安定区、通渭县于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立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大大提高了蓄水保墒和拦泥减沙能力。截止2015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539.8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51.1%。其中:兴修梯田660.38万亩,水土保持部门营造水保林407.50万亩、种草130.22万亩、封禁治理82.87万亩,建成水窖、谷坊、沟头防护等小型拦蓄工程37.64万眼(处、道)。全市有404条小流域列入重点治理,219条小流域治理达标并通过验收,11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十、百、千”水土保持示范小流域,安定区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区。全市现有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拦蓄泥沙2733万吨、拦蓄径流21862万立方米,广大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初步改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旱作农业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条件大为改观。

 

      淤地坝建设快速发展,山区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在大力开展坡面治理的同时,陆续实施了以工代赈淤地坝、黄河上中游骨干坝、生态环境治理淤地坝以及安定区称钩河和李家河、通渭县徐川、陇西县揭皮沟、渭源县唐家河和桥子沟、临洮县广丰、漳县柳树沟等8条小流域坝系,累计建成淤地坝376座。骨干坝和中型坝设计总库容11245万立方米、拦泥库容5435万立方米,滞洪库容5810万立方米,可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33.8平方公里、淤地1.6万亩。淤地坝的建成,不但起到了“滞洪、拦泥、淤地”的主体功能,也发挥了“抗旱、行路、经营”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坝顶成为连接千沟万壑两岸的桥梁,接通乡村道路1184 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山区的交通条件与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供稿: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