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文化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十二五”成果丰硕

26.02.2016  18:53

  “十二五”期间,定西市文广系统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历史机遇,争取各类资金3.77亿元,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

  一是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满足。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改善市、县、乡、村文广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全覆盖;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19个,农家书屋181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终端接收站点1766个;建成广播电视高山发射台站8个;建成城市数字影院9个,乡镇电子阅览室121个,广播电视“村村通”30.45万户、“户户通”39.99万户;配备流动图书车和流动舞台车14台;全面完成市、县区广播电视节目农村覆盖网工程,除中央、省台外,广大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到了市、县区广播电视节目。
  二是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在大力强化文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同时,编纂了《定西市非遗名录》、《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民俗文化丛书》、《定西市非遗乡土教材》等3部非遗书籍,颁布《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及管理办法》,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长效机制。开通了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成为宣传推介全市非遗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精品创作取得新突破,全市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围绕重大主题创作编排了一批与时代相适应、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精品剧目。自主创排的现代秦剧《百合花开》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级非遗项目《巴当舞》获全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金奖;歌剧《貂蝉》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获剧目奖等6大奖项;陇中小曲《剪纸情》列入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名单;皮影戏《药王孙思邈》在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隆重上演。《探秘渭河源》、《追日临洮》获第一批甘肃优秀本土纪录片二等奖,特别是《探秘渭河源》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国产纪录片。纪录片《书坛巨擘王了望的三味人生》、《千年古贴流转之谜》在央视播出,电影《柴生芳》成功上映;电影《狄道小西天》在央视播出。成功举办了“美丽新丝路·翰墨定西行”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通渭国际书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书画展和“丝绸之路、绚丽甘肃”——第九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等3个全国性展览。
  四是坚持引导扶持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5亿元、增速45.5%、占GDP比重为2.1%,增加值较“十一五”末增长了4倍,资产总额达到29.38亿元、机构数527家、从业人数11574人。充分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按照“协会+基地+农户+企业”的模式,加快农村“文化集市”建设,初步建成了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定西艺梅民间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等9个农村“文化集市”,大坪农民剪纸专业合作社、岷县洮砚厂等7个农村“文化集市”产品创作生产基地,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引领了社会新风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满足。坚持不懈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全市建成“乡村舞台”1192个,组建10人以上民间自办文化社团1122个;加强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建设,建成农村固定放映点7个,增设流动放映点,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年放映公益电影2.2万场;开展农家书屋建设提档升级工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营造社会阅读氛围,建设“书香定西”。
  六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引领有力有效,新闻宣传呈现新亮点,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以积极向上的新闻舆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市广播电视台先后开设《项目建设巡礼》、《关注民生办实事》等栏目。舆论监督客观准确,以《关注》《直通12345》《曝光台》等栏目为依托,对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普遍关心的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较好地展示了定西的工作亮点和取得的成就,提升了定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是坚持守土尽责,依法行政,文化市场管理得到加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有效净化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促进了全市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市有出版物批发零售企业219家,印刷企业58家,建立了426家新闻出版企业名录库。210多个市县党政政府机关完成软件正版化建设。2013年,市文广局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新闻出版执法责任制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评为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