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十二五”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19.07.2016  20:34

十二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改善全市环境质量的总体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措施落实,全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为“十三五”环保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完成,全市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污染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四厂(场)一车”(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水泥厂、淀粉厂和机动车),采取结构、工程、管理等综合减排措施,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监管,推进水泥行业烟气深度治理,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积极探索机动车污染减排,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淀粉企业。“十二五”全市共实施减排项目239个,其中工程减排项目137个、管理减排项目29个、结构调整项目56个、阶段性减排项目17个。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四项污染物分别为18480.89吨、1627.07吨、286.88吨和 6587.33 吨,四项指标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目标以内,“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十二五”期间,通过强化污染控制,定西城区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功能区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到96.7%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有效保障了城镇居民饮水安全。重点流域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环境噪声日平均值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一是切实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了全市七县区11个城镇集中式饮水水源地和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每年集中时间对各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管理工作定期进行专项检查,确保了饮用水水质达标。二是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建了通渭、渭源、漳县、岷县四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对已建成的安定、陇西污水厂实施了改扩建,对安定、陇西、临洮三座污水厂实施了脱氮除磷升级改造,不断加大各县城区污水收集工程建设,管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配套完善重点园区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临洮县中铺和安定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渭源县会川、安定区内官等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立项或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全面完成。三是深入开展淀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采取技术升级改造、综合循环利用、出城入园、兼并重组等多种途径,对2家企业改造了生产及治污设施,对7家企业废水废渣进行了循环利用,对26家企业依法进行了关停。四是深入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2011年对关川河定西城区段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解决了城区河道多年来脏乱差的问题,从2012年开始,按照陕甘六市一区城市联盟框架协议,多方整合项目资金,在渭河源头生态保护、污水处理、企业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了综合整治,2015年深入开展了河道污染综合整治,对47公里重点河道的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安定、通渭、陇西、漳县等县区实施了一批污水收集处理工程。通过综合治理,渭河、关川河河道环境质量有了一定改善,洮河、漳河水质保持了基本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7%,重点流域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84%。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后又制定了《定西市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工作计划(2013年—2017年)》,对大气污染工作做出全面部署。近年来,先后完成了三易水泥公司、漳县祁连山水泥公司废气脱硝和临洮铝业公司烟气净化回收等重点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工程。实施七县区集中供热工程,新建大型集中供热点位10处,拆除中小燃煤锅炉85台。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建成安定、临洮、岷县等机动车尾气检测线15条,启动执行机动车油气“国四标准”,累计完成机动车环保检测22万辆,核发环保标志23万份,淘汰黄标车1397辆。督促243家餐饮服务企业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设施。购置4辆大型洒水车和2辆多功能抑尘车,对城区主干道每天早、中、晚各洒水降尘一次。2011年至2014年市区环境质量各项指标达到功能区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到96.7%。2015年针对市区PM10浓度不降反升的问题,以压煤、抑尘、控车、净烟为重点,综合施策,强力推进。在冬季供热的关键时期,坚持城区供暖、锅炉改造、煤炭置换“三个梯次推进”,特别是从供煤源头抓起,采取设卡检查、销售承诺、招标采购、煤质抽检等措施,加大煤质管控力度,大打了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1—12月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7天,占监测天数的81.7%。全省6个市州只有我市PM10走出了不降反升的行列,全年浓度值达到85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6%,省上奖励640万元,避免了被国家和省上实行“区域限批”。

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深入开展固体废物规范化处置工作。加大七县区和重点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力度,建成了通渭、漳县城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岷县城区垃圾处理场和安定区内官镇等10个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正在建设。二是强化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运行管理。建立了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累计集中处置医疗废物约2000吨,确保了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三是强化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作,督促东兴铝业公司、高强度螺钉公司、华实农药科技公司等企业积极与省危废中心衔接,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置。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以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规范企业环境行为。累积对102家排污企业核发了排污许可证,实施了44家工业企业环保标准化建设及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对13家工业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累积有13家企业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同时,以依法行政为切入点,全面推行以网格化、差别化、痕迹化、流程化、模板化、智能化和执法计划为主要内容的“6+1”环境执法模式,基本形成了“定则、履责、问责”的责任管理体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展。一是认真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五年来共实施项目159个,涉及7县区65个乡镇,争取中央财政及省级配套资金8516万元,购置了一批压缩式垃圾车、扫路车、洒水车等大型车辆和垃圾收运设施,建成了一批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设施。2014年8月启动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在全市公路、铁路、旅游景区沿线乡镇和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全市农村环境现状有了较大改善。二是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通过积极争取省级环保补助资金840万元,督促全市78家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成了以有机肥生产线、沼气池为主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工程。三是加强矿山矿区生态保护工作。开展矿山和尾矿库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先后实施重点尾矿库综合治理工程4个。2015年针对岷县三沟金矿矿区违法生产破坏生态环境问题,认真开展了调查评估、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编制完成《甘肃渭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并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结合实际积极制定了分阶段工作任务和目标。市政府印发《渭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整治任务、时限和目标。通过构筑绿色生态保护屏障,积极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等工程,改善渭河流域环境质量。二是开展矿山和尾矿库生态恢复工程,实施了全市4个重点尾矿库综合治理工程。三是积极落实“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财政政策,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28个,生态村25个;市级生态乡镇21个,生态村54个。

核与辐射监管能力加强。市县两级均单设成立了核与辐射监督管理机构,加大了对辖区内各类辐射装置和射线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管,确保了全市核技术利用单位检查率达100%。问题整改率达到100%。辐射安全许可证发放率100%。

环境能力建设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共争取到位重金属能力建设、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监察能力建设、灾后重建能力建设项目等共12个,下达资金2250万元。经省编办及省人社厅批准,市环境监察支队机构升格为副县级建制,执法人员全部参照公务员管理。按照《定西市环境监察机构执法能力标准化建设达标计划》完成了市县两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定西市环保局 王志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