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10浓度同比下降4.6%定西市区空气质量不断好转

01.12.2015  19:11

据数据统计,11月2日定西市区PM 10 平均浓度已与去年持平,退出了“不降反升”的行列。截止11月30日,定西市市区PM 10 平均浓度为83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6%,空气质量不断好转。

今年进入5月份以来,因市区可吸入颗粒物PM 10 不降反升”先后四次被省政府约谈,为全市环保工作敲响了警钟。针对“不降反升”问题,定西市强化部门联动机制,采取精准治污措施,明晰治污责任主体,按照“压煤、抑尘、净烟、控车”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压煤方面:围绕冬季供热,做到“三个梯次推进”。首先,梯次推进城区供暖。从11月1日供暖开始,优先保障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益类单位的供暖。向居民住宅小区的供暖推迟10天,11月10日开始供暖。11月中下旬视天气情况对机关事业单位暂停供暖或缩短供暖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燃煤污染。其次,梯次推进锅炉改造。2015年首先对城区集中供热D区供热站进行改造,拆除20蒸吨链条式锅炉3台,新建40蒸吨高效煤粉锅炉3台,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同步拆除了D区供热范围区内的31台小锅炉;计划2016年对城区供暖A区进行改造,同步拆除54台小锅炉和210台家用燃煤锅炉;计划2017年在新、老城区交界处新建供热站点1处,全面实现定西城区高效煤粉锅炉集中供热全覆盖,同步拆除剩余的36台小锅炉和215台家用燃煤锅炉。同时,全市高效煤粉锅炉改造逐步由定西城区向各县城区延伸,计划2017年全面完成。再次,梯次推进煤炭置换。从供煤源头抓起,采取设卡检查、销售承诺、招标采购、煤质抽检等措施,加大煤质管控力度。目前在城区4个重点入境路口设卡,由商务、工商等8个部门联合检查煤炭运输车辆。督促城区30家煤炭销售单位全部签订了销售优质煤的承诺书。针对一些煤炭使用单位存放不达标煤的问题,严格实行梯次置换。抑尘方面:按照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物料堆放及土方覆盖、施工场地砂化或硬化、出入工地车辆冲洗、现场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覆盖密闭6个100%的要求,加大督查力度,督促落实硬化、绿化、洒水、遮盖等防尘措施。筹措资金购置4辆大型洒水车和2辆多功能抑尘车,对城区主干道及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周围每天早、中、晚洒水降尘一次。净烟方面:对全市358家餐饮服务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达到87%,一批户外流动烧烤摊点被依法取缔。

控车方面:认真开展机动车环保检测,执行机动车燃油“国四标准”,对辖区内黄标车划定、禁行路段,淘汰2005年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265辆。

尤其是8月份以来,定西市启动三项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作力度。一是联动机制。市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环委会成员单位认真履行本行业环保主管责任,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听取汇报,通报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环保局与安定区政府实行一月一会商,研究和落实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二是督查机制。建立环保定期督查制度,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牵头,联合环保部门,实行全覆盖、全方位督查。为加大督查力度,印发了《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环保干部网格化划分的通知》,市、区环保局干部职工实行“网格化”监管,按家庭住址就近划定监管区域,对各类污染问题,第一时间发现报告、第一时间调查处理。特别是进入冬季以来,市、区监察人员实行划片包干、分组值班,针对上路渣土运输车辆无覆盖措施和锅炉“冒黑烟”脱硫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加大夜间巡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三是问责机制。严格按照《定西市实施〈甘肃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规定〉细则》,各负其责,强化问责。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突出的,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转报组织部门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依据。同时,实行双重问责,既对单位不作为进行问责,又要对督查工作中的“老好人”行为进行问责。(定西市环保局 谢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