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五年来发展关键词盘点
关键词1:一号工程
过去五年,定西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省委书记王三运关于“定西的脱贫攻坚要走在全省前列”的总体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不断完善“3456”精准脱贫工作思路,制定“1+16+5”精准脱贫方案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狠抓各项脱贫政策落实。
过去五年,是定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最为显著、脱贫攻坚力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省市县乡1450个帮扶单位4.2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全市15万贫困户63万贫困人口,财政投入扶贫资金572亿元,全市建制村道路、自然村动力电、村卫生室、农家书屋、15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危房改造率83%,异地搬迁16.4万人。
预计到今年底,全市生产总值达32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700元和6580元,较五年前翻了近一番,379个村7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面由43.3%缩小到16.7%。
关键词2:项目建设
定西市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狠抓项目谋划、争取、引进、建设和管理,全市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47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5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8亿元。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启动实施,建成农村道路7517公里,所有乡镇均通等级公路,所有行政村均通水泥路。
深入开展千亿元大招商活动,先后引进央企华能集团、中国医药总公司和全国知名企业天津亿联、新兴际华、史丹利集团等到定西投资,与中交集团、中铁航空港集团、省公航旅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特别是在第22届兰洽会上签约项目129个670亿元,创历史新高。五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44亿元,年均增长42%,占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
关键词3:深化改革
定西市全力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发展动力活力有了新增强。先后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77项,在全省率先建成“三张清单一张网”。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市场主体数量较5年前增长84%,市级行政机关公车改革基本完成,市县两级卫生计生机构完成整合,实施的中药材产值保险改革被中国改革年会评为十大案例之一。扎实推进试点改革,全民参保推进计划等8项全国试点改革和行政综合执法等10项全省试点改革顺利推进。陇西县全国农村集体性经营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受到肯定。在全省率先推行“13885”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创新实施市县乡村医疗联合服务一体化模式,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改革经验在全国现场会上观摩交流。
关键词4:抗震救灾
全市统筹推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坚持把灾后重建与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小城镇建设和防灾减灾相结合,通过规划引领、领导包抓、部门配合、社会共建,293个雹洪泥石流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建成,1431个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基本完成。岷漳地震灾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实现了居住安全有保障、上学就医更方便、基础设施大提升、脱贫致富有门路、灾害预警更有效的重建目标。
关键词5:引洮工程
2015年8月6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运行、总投资74.5亿元的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定西是引洮一期工程最大的受益区,受益人口占一期工程全部受益人口的75%,全市已有160万城乡居民喝上了甘甜纯净的洮河水,16万亩田间配套工程也具备了灌溉条件。引洮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在定西人民心目中树立的一座丰碑,也是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6:“三都”建设
统筹推进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围绕中国药都、中国薯都、中国西部草都等“三都”建设,制定中医药、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和草牧业发展壮大4个《意见》及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先行试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坚持每年举办中医药、马铃薯博览会,连续举办世界黄芪论坛和草牧业发展研讨会,成立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联盟、牧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书画产业联盟,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
全市建成省、市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甘肃定西道地黄芪获中华中医药学会认证,“岷归”“扶正”获评中国驰名商标;首个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信息大楼建成运营,定西马铃薯获中国驰名商标;草产量700万吨、加工能力500万吨,畜禽饲养总量2600万头(只);种植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70万亩、产量270万吨,建成林果基地10万亩;申请药品注册文号303个,其中国家基本药物101个,培育产值过亿元龙头企业5户。金羚药业原料药肝素钠取得国药准字批准文号,成为定西市近10年唯一获批的药品批号;现代物流业以陇西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为龙头,亿联国际商贸城、康美中药材物流园等重大物流项目建成运营。
关键词7:党的建设
定西市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向柴生芳同志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地见效。提出并认真落实“13781”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要求,探索推行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182”模式,培训各级各类干部人才69.6万人次。共查摆解决“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9788个,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6.5万余件。深入推进“示范创建”和“整顿提升”工程,培育创建党建示范点1100多个,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930多个。不断深化“先锋引领”行动,深入开展“发扬‘三苦’精神、争当五个先锋”“学习时代楷模、争创六个先锋”等主题实践活动。乡村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荣获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严格落实省委“3783”主体责任,全市共有63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下等次,有409名党员领导干部被实施责任追究,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197人,诫勉谈话107人,通报批评40人,个别约谈65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反映问题线索5695件(次),立案1289件,结案128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632人,其中县级干部60人、科级干部372人。探索推行的县区纪委派驻纪检组统一管理制度改革、县区纪委异地交叉办案和乡镇纪委协作办案工作机制、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工作模式相继被省纪委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十大特色创新工作”。
关键词8:特色文化大市建设
定西市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和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机遇,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陇中特色文化大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定西剪纸、岷县青苗会、通渭影子腔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通渭县榜罗镇会议旧址、陇西县威远楼、临洮县辛店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定西市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定西扶贫开发精神纪念馆为代表的市上“八馆”建设基本完成,部分投入使用。全市整合资金3.079亿元,建设“乡村舞台”1483个。争取国家、省里投资3094万元,实施了中宣部“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119个。实施“历史再现”工程,建成民办博物馆19家。中书协、中美协会员已达73人。秦剧《梦回陇西堂》获第六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综合一等奖),现代秦剧《柴生芳》和电影《柴生芳》成功上演,歌剧《貂蝉》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定西市书画联盟正式成立并运营。成立了定西市边景昭、王了望艺术研究院。截至2016年7月底,全市共建成文化集市9个、文化产品生产基地7个。五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1.89亿元增加到2015年底的6.17亿元,年均增速27%;资产总额从11.79亿元增加到26亿元,占GDP比重由1.02%增长到2.12%;从业人数从7100多人增加到1.11万人。
关键词9:城镇建设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定西市城市总规划修编基本完成,6个县城完成新一轮总规划修编,119个乡镇完成总规编制,安定区 口镇等4个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镇完成总规和控规编制,城镇建设完成投资570亿元,是前五年的2倍。陇西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15个乡镇被列入全国重点乡镇建设,通渭县平襄书画小镇、临洮县洮阳马家窑洮砚小镇、陇西县首阳中药材小镇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特色小镇,先后建成97个美丽示范村和450个环境整洁村。
深入开展“文明定西、人人行动”创建活动,解决城区脏乱差、占道经营、违章建筑、乱停乱放等现象,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和农村“四旁”绿化扎实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53%,森林覆盖率13%。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预期目标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关键词10:民生福祉
定西市大力推进民生改善,群众的幸福指数逐年提升。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75%,临洮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定西师专整体并入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依托临洮农校建设应用技术学院,兰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在定西电大建设新校区。市人民医院加入兰大二院医疗集团运营良好,县级综合医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实现全覆盖。陇西、安定、临洮、渭源和岷县进入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区行列。
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由37%提高到59%,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连续六年提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对重点保障对象开展人身意外伤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社会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创新实施公民素质十大行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灾后重建等系列宣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连续五年被省里通报表扬。定西市1区5县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具备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条件。创新开展“弘扬法治、共创平安”十大行动和依法治访“123456”工作法,“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