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定西全面提升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

12.11.2014  17:16

本报记者  王雨

      定西市以强化政策宣传培训为基础,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为关键,以保障城乡困难群众为重点,以促进救助公平公正为核心,以查处重点信访个案为抓手,以提升工作能力水平为目标,全方位提升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取得显著实效,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将党对低收入群众的关怀及时送到了千家万户。

      今年,定西市严格按照省市“城乡低保专项整治月”活动要求,结合城乡低保提标、有效期管理等工作,以深入开展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为突破口,以“保重点、促公正”为城乡低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对象确定不准确、“人情保”“关系保”作为整治重点,通过专项整治,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保障对象11865户37288人,占农村低保保障对象的7.4%,其中人情保、关系保等不符合条件的对象486人,占清退对象的1.3%;因家庭收入发生变化正常动态管理对象36802人,占清退对象的98.7%;新纳入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对象11247户39874人。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保障对象466户1272人,占城市低保保障对象的2.3%。

      明确责任主体 完善救助体系

      定西是典型的贫困地区之一,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城乡低保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消除绝对贫困、维护社会稳定、助推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全市努力在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和运行方面下工夫、做文章。定西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城乡社会救助工作专题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3年底,市县区全部成立了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新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各类会议上,把城乡低保工作列为必讲内容常议常抓,有力提升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城乡低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今年,全市实施社会救助工作“一票否决制”,并把提高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各级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城乡低保工作底子得到进一步夯实,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为了全面抓好落实,市上细化岗位职责,明确责任主体。明确社会救助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社会救助工作负总责,把城乡低保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明确乡镇(街道)按照“乡镇长(街道办主任)总负责,驻村(居)干部为第一责任人,包村(居)领导为第一领导责任人”的要求;明确包村(居)干部岗位职责,入户调查、评议公示等环节必须由包村(居)干部负责组织实施,并严格落实“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制度,将工作任务焊死到人,做到权责到人、到岗。从2010年起,市上对每年城乡低保提标工作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实施就地免职、诫勉谈话和黄牌警告等处罚措施,进一步提高了乡镇(街道)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视程度。

      提升基层能力 创新完善制度

      针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量大面宽的实际,为了确保社会救助政策有效落实,2007年全市121个乡镇(街道)成立了副科级建制的乡镇(街道)民政工作站,每个乡镇(街道)按照3-5人的标准共调剂配备工作人员489名,解决了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2013年底,各县区也分别成立了副科级建制的社会救助办公室和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至此,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自上而下建立了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有人员干事、有地方干事、有手段干事”的工作格局。

      全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制度,先后修订完善了《定西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定西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出台了《定西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同时,为了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出台了《定西市城乡低保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了专户贮存、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各类社会救助资金财政拨入代发银行后在县城直接上折,减少了层层下拨的中间环节,实现了快速、安全和高效运行。

      突出动态管理 规范操作程序

      定西市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群众高度关注城乡低保工作。为此,全市上下突出抓好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确保保障对象准确、补差标准合理、群众公认满意。市上在落实定期核查制度的基础上,对村(居)、乡镇(街道)、县(区)逐级严格落实低保家庭月报告制度。民政局及时对迁出迁入、婚嫁丧娶、符合条件的新增和不符合低保条件退保对象实施动态管理,并增拨或停拨低保保障金。同时对于无特殊原因连续三次不按时领取低保金、办理低保相关手续的家庭,不按规定参加低保待遇年度审核的家庭直接取消其城乡低保待遇,并向社会公示。通过动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保障对象的准确性和社会各界对低保工作的公认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全市不断规范操作程序,推行的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干部近亲属登记备案制度,被民政部作为社会救助工作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全市对农村低保操作程序实施“十步走”,从宣传、申请、受理、评议、公示到审核、审批等各个环节都做了规范要求,既给工作人员明确了每一步的工作要点、注意事项和操作办法,又确保了群众在农村低保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农村低保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全市推行的城市低保落实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通过提前入户调查,与有关部门衔接,对申请低保家庭的户籍状况、财产状况和收入情况进行信息比对,实现了公正公平合理。

      加强宣传培训 加大责任追究

      政策宣传培训工作是确保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关键环节。市上十分重视城乡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培训体制。今年市、县、乡三级召开宣传培训会议269场次,极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市、县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政府主导媒体,通过悬挂横幅、刻制光盘、手机信息、网络媒体、散发传单、公示栏等平台,深入宣传城乡社会救助政策,让“低保保生存,致富靠勤劳”的理念深入人心。

      市县区在搞好宣传工作的同时,以信访个案查处为突破口,强化信访个案跟踪制度落实,对于市民政局和市民生平台“12345”受理的低保方面信访事项,实施分类办理,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全市每年组织纪检、监察、财政、审计、人社等相关部门人员,采取随机抽查的办法,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对于评估验收不达标乡镇(街道)全市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或组织处理。按照“谁入户、谁核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低保工作中优亲厚友、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责任追究。市上对于城乡低保提标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乡镇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并限期进行整改。今年,全市已下发有关城乡社会救助方面的通报26期,对13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