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临洮“生态立县”实现绿色崛起

04.08.2014  13:56

   中国甘肃网8月4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通讯员 王亚海)近年来,临洮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相继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林业基地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41.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22.4万亩,封山育林2.59万亩,三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6.4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7.9%提高到现在的12.6%。

  植树绿化活动构筑生态基础。该县把城郊面山绿化作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完成国道212线和兰临高速公路沿线临洮段以北45公里的绿色通道建设。通过4年多的努力,在示范点栽植侧柏、云杉、国槐等树苗64.24万株,共完成绿化面积7300亩,新修林道2公里,修建高位水池16个,配备管护人员4名,累计投入资金960多万元,目前成活率达95%以上,已成为功能完备、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绿色通道样板工程。去年,全面启动面山绿化和生态屏障修复工程,完成造林2.9万亩,建设绿色通道470公里,森源国家级花木市场建设完成投资8500万元,新增花木面积7000亩。

  生态恢复工程安装“绿色引擎”。马衔山是临洮县东北部的最高山脉,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乱采乱挖,致使这一生态屏障受到严重破坏。去年以来,临洮县在上营乡启动实施了马衔山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在马衔山全面实施禁采禁牧,恢复生态植被。工程计划利用5年时间完成人工造林5962亩,封山育林45632亩。截至目前,已在马衔山完成沙棘、云杉混交林1524亩,开挖育林坑2800多亩,成活率达到了95%;完成了56公里绿色长廊建设,栽植各类树木2万余株,苗木平均成活率达95%以上,马衔山生态系统明显好转。

  发展生态旅游创造生态效益。近年来,该县加快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依托洮河谷地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苗木基地、花卉基地、水面鱼塘等良好的资源条件,积极扶持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重点建成了县苗圃岳麓苑、太石水泉山庄、八里铺核桃园、星辰山庄、华威农家乐等一批特色突出、设施完善、经营规范的“农家乐”示范点。正在精心建设十里文化休闲街区、王家大庄休闲旅游度假养老基地、岳麓山休闲度假示范区和貂蝉故里生态文化旅游影视风情园等休闲旅游景点,努力把临洮打造成为兰州周边城市人群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同时,加大生态旅游开发力度,依托南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抢抓玉冶二级公路建设机遇,以南屏山、紫松山、九龙山、趋至寺等景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以南屏为主的生态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