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甘肃定西:不再“出门两脚泥,进门煤油灯”
中新网兰州9月11日电 (张婧)“定西实现从‘贫穷积弱’到‘安居乐业’的转变,改写了‘出门两脚泥、进门煤油灯’的历史。”中共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10日在甘肃省城兰州作如上表示。
他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定西农村基本上都是土坯房、烂泥路,80%以上的行政村不通电,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真可谓“贫穷积弱,百业待兴”。
定西,曾以贫困出名。“苦甲天下”一度是定西的代名词,直到1982年,还被国际荒漠化组织、联合国官员认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围绕开发保护“两山一井”,挖掘当地资源潜力,大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图为贵清山景区。 杨艳敏 摄但是,定西也在以“巨变”而被瞩目。1999年,全市整体基本解决温饱;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如今的定西已化茧成蝶,旧貌换新颜,即将甩掉贫困的帽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定西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唐晓明介绍说,过去不通火车的定西,如今已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纵横贯通,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镇全部通油路,建制村均通沥青(水泥)路,乡、村公路通畅率达100%。
“枢纽定西”就是该市名片之一。唐晓明说,定西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越,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一带一路”和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素有“兰州门户、甘肃咽喉”之称。
其中,陇海铁路、兰渝铁路、宝兰高铁和国道G30连霍高速、G22青兰高速、G75兰海高速及国道312、310、316线穿境而过,贯通南北纵横东西的“八通十六达”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正在形成。
修了路,定西还将城乡居民吃水难的问题一并解决。近年来,该市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引洮配套农村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项目的同时,健全工程运行管理体系,提升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水平,保证全市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用水,同时,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6%。
会议披露,全市基本建成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供水网络系统。建成引洮一期定西市安定、陇通、东峪沟、西南部4项配套农村供水工程,解决安定、通渭、陇西、渭源、临洮5个县区102.47万农村人口、4.48万城镇人口,以及受益区乡镇企业、畜牧养殖业的用水问题。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10日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定西市专场新闻发布会。
唐晓明还说,全市29.15万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安全住房得到全面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连续5年突破万人,2019年文化课二本上线率达到76.88%;乡镇(街道)、村(社区)卫生服务、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7%,全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8.3%。(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