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年内破万亿解禁盈利机会超七成

24.11.2015  08:41

    今年股市剧烈波动,定增市场却非常火爆。同花顺统计显示截至11月23日,718家次上市公司增发股份募资总额达到10378亿元,已经远远超过去年的融资规模,今年的融资创出历史新高。上市公司对于定向增发的目的各样,但在市场的大部分时候,定增给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均带来了较好的收益,以至于公募基金公司及子公司、信托、券商、私募等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分享定增盛宴。

    1

    印纪传媒解禁浮盈达385%

    在暂缓IPO的情况下,定向增发也能提供较好的投资机会。

    “定向增发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持续的业务资金支持,支持上市公司的业务扩张、兼并收购以及提供充足的营运资金。而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则是投资者获得良好收益的关键。”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对记者表示,“从2006年至2015年发行的定向增发中,在解禁期后能够盈利的数量所占比例为73%。

    魏伟称,在牛市中由于较高的折价率,定增最后亏损的比例不大。而在熊市中由于较低的折价率和股价持续的下跌,定增最后亏损的比例反而较大。

    而上周解禁的12只定增股票中,不少个股浮动绝对收益率超过100%。印纪传媒增发价格在5.98元,实际募资总额在53.67亿元。印纪传媒11月18日89749万股解禁,从11月18日开始加速上涨,该股价格在34.04元。解禁浮动绝对收益率最高的是印纪传媒达到385%。

    20日解禁的海翔股份,股价在7月暴跌之后,再度形成W走势,股价再度回归高点位置。股价最新报21.68元,远高于增发价8.02元。浮动绝对收益率达到170%。

    上周解禁的股份中也有4宗浮动超额收益率为负,包括环旭电子、青岛双星、玉龙股份、胜利股份。

    2

    破发定增股备受关注

    离解禁期越近,破发定增股的反弹意愿越强烈,毕竟谁也不愿做赔本的买卖。

    魏伟称,对于亏损的定向增发,在解禁期后,如果采取再继续持有12个月,其间如果股价回升到定增成本价就套现退出的策略,有很大的概率可以最终收回定增的初始成本。即使不能收回定增的初始成本,相比解禁期直接卖出,这种策略减少定增损失的概率比扩大定增损失的概率要大。

    同花顺统计显示,在已经实施了定增的419家上市公司中,只有39家公司的股价发生倒挂。其中14家股价折价幅度较大,达到20%以上。其中,居首的是芭田股份,该公司向华安基金及东海基金定向增发约165万股股份,增发价为28.73元/股,截至昨日,其最新收盘价为13.05元,较定增价低54.58%。折价幅度第二高的是富瑞特装。其定增融资7.99亿元,发行价为84元/股,而目前股价只有20.90元,即使复权后仍有50.24%的折价幅度。

    事实上,这些股价倒挂的个股定增实施时间往往在二三季度。增发价就算有一定的折扣,依然是在暴跌前的高位之上。从过去几年的月度数据来看,定向增发的亏损比例只在接近牛市顶点的一段范围内会大幅度增加,而这个范围所持续的时间较短。

    由于定向增发存在一年的解禁期,所以虽然在牛市顶点发行的定向增发的成本会较高,但是在一年后,市场已经发行完了从牛市顶点下落探底再到回升的全部过程,因此解禁时的股票市价并不低,加上定向增发在牛市发行的折价率会大幅上升,这降低了定向增发出现亏损的概率。

    “我们看到不少投资者都在关注定增破发的个股。”广州一位私募人士对记者称,三季度系统性风险,将不少个股股价打得很低,而从定增折价的方式选股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在于定增往往是机构持有,未来的个股反弹动力更足。南都记者周亮

    链接

    同花顺统计显示,截至11月23日,419家上市公司共实施了618次定增,募资总额达到10378亿元,已经远远超过去年的融资规模,今年的融资创出历史新高。

    募资规模最大的是绿地控股,即此前的金丰投资。在资产置换和收购

    绿地集团100%股权的过程中,金丰投资定向增发约116.5亿股,设计金额高达645.4亿元。最终,绿地集团通过借壳金丰投资实现上市。定增规模第二大的是包钢股份,募资298亿元,用以收购相关资产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增规模排名第三的是前身为美罗药业的广汇汽车,其募资规模为288.28亿元。

    业内声音

    注册制到来前IPO节奏不会加快

    面对IPO的重启,投资者更关心其发行速度对市场带来的冲击。业内人士多认为,在注册制正式启动前,IPO发行速度不会加快,不会让IPO重启打乱目前市场回暖的步伐。

    11月13日晚间,证监会网站上出现多达85份IPO申报稿,刷新了单次IPO预披露家数的纪录。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最新一期数据,在85家上市公司进行预披露之后,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达到682家,其中,已过会47家,未过会635家。对比证监会7月份暂停IPO前的最后一份审核进度表,4个月里,证监会新增受理的IPO申报企业达84家,除去撤单9家,IPO排队企业新增了75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IPO重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要控制好IPO的发行节奏。虽说IPO排队规模出现了明显扩大,但是从目前监管层的表态和实际操作来看,今年以来的发行节奏不会出现突然大幅提速。在申万宏源分析师林瑾看来,“相比今年上半年,我们预期今年底明年初的扩容节奏将明显放缓,也体现出管理层对市场的呵护。”林瑾认为,此次IPO重启的发行节奏依然受到控制。改革力度并未触及发行机制核心要素,更多的只是降低IPO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冲击。预期注册制未正式推出之前,行政调控、窗口指导暂时不会减弱。

    国泰君安也在近期的研报中指出,预期注册制将于2016年年中推出,新股发行提速成为可能。国泰君安认为,目前已经排队等待过会的企业超过500家,预期IPO重启之后,配合注册制,如果以低价发行,募资规模依然受控,预期每年发行300家成为可能。南都记者孙铭蔚陈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