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治好了,就什么都治好了
有报道说,因驻马店市平舆县相关部门环境监管不到位,环保部近日对驻马店市主要负责干部进行公开约谈。日前,驻马店市做出回应,对环保管理工作不力的4名主要干部处以降职处分,并关闭整顿平舆县产业园区内不符合产业政策、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企业,严格落实环保法定责任。
治污问题为什么成为一个大问题,小马飞刀以为,关键就在于官员的态度问题。因为大伙都清楚,治污是一项长期工作,短期内真的难以见效,不像什么招商引资、城市改造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时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任时看不到效果,倒是为后来者做了铺垫,因此一些地方领导不愿意花费时间、经历去做。还不如把这些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别的工程上去,百姓看得见、上级看得见,政绩考核时也看得见,自己也算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自己的升迁、提拔都有益。
其实,在很多方面,我们不乏“史上最严”法律法规,然而回过头来看看,又有多少产生了“史上最好”的法治效应了呢?“有法不依”的现象不是危言耸听,“执法不严”的状况也不是夸大其词,“违法不究”的情况也不是子虚乌有……诚如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强调:“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我们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所以,环保部把今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
写到这,小马飞刀想起2012年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这段话当时被以不同方式在各大网站突出展示,盖因其指出了一个治国常识。官与权密不可分,权又与社会各类资源的配置密不可分。权力一旦被官员滥用,社会危害要比无权无势的一般公民的违法后果严重得多,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治国者必先治官然后治民”的说法,现代民主政治更是将治官置于非常关键的位置,甚至将治官与治民的此消彼长,视为评估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标准之一。
官治好了,民恐怕也就不难治了,这是必须被重温并重申的政治伦理常识。比如不少与民众利益冲突的现实案例中,比如收费收税、征地拆迁,大家常见的是地方官治民的“良苦用心”;而诸如治理三公消费、财产公开、渎职追责等方面,常见的又是对官的“善良”,甚至善良得让某些官员自己都不好意思。这一点,我们在一些贪官的忏悔书上经常可以看到。
小马飞刀以为,官治好了,什么事都好办。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