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缘何频出乌龙
近日官微颇不太平,盗号者借@西湖博物馆微博发布虚假“文物失窃”消息的风波未平,陕西榆林交警官微@子洲交警抨击和辱骂1950年土改运动的行为又掀起了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随后,@子洲交警删除了这条微博,并连发两条微博向网友致歉,称此事属“工作失误”,是一场管理员“随意复制粘贴”所致的乌龙事件。
官微引发的舆论事件并不罕见,此前还发生过@岳阳市政府门户网站辱骂环保志愿者“环保绿茶婊”等事件。这些事件中的官微或语出不逊、或公私不分,使得本该承担传递社会正能量职能的官微却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上述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实为必然。当微博在微信冲击下,经过努力,逐步恢复常态,仍然是舆论博弈最激烈的公共场域。微博不是只发消息,而是要内容、连接、服务、转化四环相扣。政府要善用互联网,重视移动互联网。着力打造互联网+的政府从信息公开起步。凡此种种,需要更新思维、提升认知、优化机制、增强考核、加强沟通。玩互联网,把虚拟和现实结合起来,是我们的生活,更是我们的态度,也是这个时代的精气神。不少政府部门并未从根本上认识到官微在舆论场中的“核武器”作用,对这个新生事物尚未形成成熟的政策扶持、管理机制和人员配置,并无明确的运营方法及目标,往往交由部门中工作经验浅、思想活跃的几个年轻人去打理,有时造成部分“临时工”统治部分官方微博的现象。
乌龙事件发生后,官微的回应暴露出舆论沟通的落后。“随意复制粘贴”“被盗号”“工作失误”等技术性原因成应对“法宝”。可这些理由在网友看来并不具可信度,对政府的公信力损害极大。另外对于追究不当言论的责任人时,处置必须得当,既不能矫枉过正,也不要纵容包庇。比如@子洲交警官微事件中,移送司法机关的做法反而引发更大的争议。
纵观一系列官微乌龙事件,究其根本,还是如何对待互联网的问题。对待互联网是积极迎接还是消极抗拒,对待先进生产力发展是引导好、管理好还是避之大吉、漠视失控,这是互联网时代考验相关部门能否有所作为的试金石。
当然,在一系列官微“意外事件”中,网民舆论中都存在着一些以“言论自由”为名的同情之声。对此,我们需要认识到,首先,官微代表的是官方机构的立场和观点,不应该成为发表个人观点、发泄私人恩怨的场所;其次,言论自由是指个人有权利对国家、政治、法律等发表个人看法,但这自由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界限之内,必须以不伤害公共利益及个人权利为前提。
官方微博需要做到稳、准、狠。稳是立场和态度要稳,守法、为公,立场坚定。准是表态、言辞要准,不唯上,不被虚假民意牵着鼻子走,尊重事实,尊重规则,对群众疾苦要放在心上,真正从群众视角把政务服务做好。狠是对待丑恶现象要狠,要有明确的主流价值观,对贪腐和违反八项规定的现象要敢于曝光,要把政务微博的传播和服务价值发挥到极致,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沈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