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腐官员脱岗7个月才公告寻人,早干嘛去了?

23.09.2014  16:49

   作者:王垚烽

  河南内乡县人防办主任杨红彦,春节过后就没有到单位上过班,手机也无法拨通,其家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县政府无奈,9月19日贴出公告寻人。据了解,杨红彦在担任内乡县农机局局长期间,曾被该局职工实名举报以权谋私、克扣倒卖国家农机补贴等问题。(9月22日《大河报》)

  那边厢,洛阳失联的副市长还没有找到;这边厢,内乡县政府也开始“寻人”了。继自杀之后,跑路似乎正成为一些屁股不干净的官员未雨绸缪,躲避法律惩罚的新招。只不过,相比起郭宜品的“拖家带口”,杨红彦这一回做得更绝决些,甚至都不知会一下家人并给他们安排好后路就消失了,可见其失踪时的仓皇无措。

  官员跑路慌张失措,但一些地方政府对此的态度却显得无比“淡定”。比如,郭宜品“失联”40多天后,当地政府才向媒体证实这一消息;而这一次,从杨红彦无故脱岗到内乡县政府张贴公告寻人,更是相隔了7个多月,时间跨度之长,实在是有违常理、令人咋舌。

  要知道,寻人、逮人和打仗一样,都讲究“兵贵神速”,越早采取行动,搜寻的范围半径就越小,也就越容易找到人。像现在这样,几十天甚至几个月以后才公布“失联”情况,即便期间有人见过失联官员,现在再举报也是“旧闻”了。遗憾的是,从当年辽宁凤城市委书记王国强“携款外逃”,到最近这两起官员“失联”事件,一些地方在应对、处理官员跑路事件方面似乎并没有多少长进,仍旧不是瞒就是拖。

  之所以会这样,一种可能是起初疏忽大意了。毕竟,很多官员在潜逃前都会找出个诸如“带母亲去北京看病”、“参加女儿毕业典礼”等貌似合理的借口,让有关部门防不慎防。即便像杨红彦这样“无故脱岗”,一般情况下人们也很少会往潜逃的方向去想;还有一种可能则是明明已经知道官员潜逃了,但出于维护政府形象和面子的考虑,一直按住不公开,而只是内部进行调查。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站在预防官员外逃、及时抓捕罪犯的角度来看,都存在明显的瑕疵。

  说起来,官员频繁跑路是反腐败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在对于官员的日常管理、事后信息发布上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事实上,无论是郭宜品还是杨红彦,在东窗事发前都曾有人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过举报,他们也正是因为听到了风声才跑路的。问题是,这些举报“提醒”了贪官,为什么却没能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如果事先就加强对于被举报官员行为去向的监控,还会出现如今的尴尬局面吗?

  还有,在官员失联、脱岗后,地方政府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公开相关信息?须知,政府官员手握公权力,其一举一动都关乎公共利益,民众有权及时知晓。按住不公开,甚至在失联7个月后才公告寻人,不仅延误了寻找的最佳时机,而且只会进一步恶化舆论对于政府的观感。在这个意义上,此番“公告寻人”本身就是一起事故,必须有人为此担责。(王垚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