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官二代”抢了高校招生的“扶贫蛋糕”

15.09.2014  12:51

   作者:苑广阔

  新华网“中国网事”记者近期采访调研发现,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成效明显且获得各界好评。但实施中衍生出部分农村学生难适应、政策效应弱化等苗头,还有待破解。(9月14日新华网)

  一项政策在落地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项政策也正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完善和落实的,如果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一点问题都没有,反而显得不正常。所以说对于全国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很正常。

  但现在有个值得警惕并且应该被尽快纠正的现象,就是一些基层“官二代”看到了这项高校招生计划当中存在的“漏洞”,开始想方设法“上山下乡”挤占农村贫困学生进入重点高校就读的名额和机会,抢占高校的这一教育“扶贫蛋糕”,也让国家这项旨在照顾农村贫困地区寒门学子,营造更大教育公平的政策走了样,变了形,落了空。

  以往一些基层“官二代”绞尽脑汁也要进到当地县市省的重点学校就读,目的是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但是自从有了国家高校招生的这一“扶贫政策”,很多“官二代”开始反其道而行之,纷纷中省市县的重点中学转到贫困县的高中就读,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教育扶贫”,以增加自己被重点高校录取的机会。

  而他们的计划之所以能够得逞,一是因为不少重点高校的贫困专项和定向招生中,并未限定农村户籍要求,所以户籍在城镇的“官二代”只要分数够了,也能顺利被录取;二是即便部分重点高校要求农村户籍才能报名参与“贫困专项计划”,但在很多基层贫困地区,一些官员利用手中权力将子女改回农村户口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因为这些“官二代”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中一二年级都是在城镇就读的,相比于乡村和城镇高中,他们的基础打得更扎实,掌握的知识面也更广阔,所以在和农村学生的竞争中优势明显,结果就导致“贫困专项计划”名额都被这些“官二代”瓜分殆尽,真正的农民贫困学子却只能望洋兴叹。

  为了堵住这样的制度漏洞,避免“官二代”抢走了本属于农村贫困学子的“扶贫蛋糕”,制造新的不公平,需要我们对政策进行更好的完善和细化。比如在正式的招生录取的时候,能否对考生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职业,家庭的经济状况做一个调查,以确定是真贫困还是假贫困?再比如地方能否规定只有在一个地方连续读完初中、高中的农村户籍考生,才能参与“贫困专项计划”,以堵住“富二代”的高考移民?(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