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特色中药材关键种植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02.05.2017  23:01

宕昌县具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的美称。为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动陇药产业发展,省科技厅组织宕昌县中药材开发服务中心,选择甘肃省农业大学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部门,于2013年立项实施省级民生科技计划项目“宕昌县特色中药材种植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推广”。该项目实施,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了宕昌县中药材在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该项目选定了宕昌县区域特色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等进行种植推广,确定了覆膜技术、栽培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规程,详细记载了物候时期和气象变化对中药材种植生长的影响,记录了中药材示范田阶段生长状况,对比不同种植模式的生长表现和产量效益,通过不间断日夜观察周期,记录了病虫还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等,同时利用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当归温室育苗技术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宕昌县中药材生产中的共性瓶颈问题。

项目共惠及5个乡8个村,2448户12420人;三年累计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942亩,辐射带动推广15.2万亩;在项目实施区地膜当归亩增产86kg,增产率17.9%; 黄芪覆膜露头亩增产171kg,增产率30.4%;党参剪茎亩增产60kg、增产率12.6%。项目组人员采取“包服务”“包技术”“包效益”“定面积”“定责任”“定指标”的“三包三定”方法,示范带动效果显著,将该项目在当地进行扎实推广应用,对当地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855.03万元,将该项技术推广5年,预期还会取得53502.44万元的经济效益。科研投资年均收益率7.1%。

项目实施期间累计举办培训班(会)32期,现场培训48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6人(次),培训项目区种植户12420人(次),印发《宕昌县主要中药材栽培实用技术》等技术资料12500多份,发放影像宣传材料135份。大大了提升了中药材栽培实用技术在药农生产中的运用效果。

该项目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当归日光温室育苗、地膜当归(当归膜侧)、黄芪覆膜露头、党参剪茎等规范化生产技术应用,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保护自主品牌,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而带动全市乃至全省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促进民生科技项目长效机制的建立,努力实现民“”县“”,区域科技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为宕昌县及至陇南市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