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新村过大年

11.02.2016  19:03

  农历腊月廿六,正是春节前最忙活的时候,走进定西漳县、岷县地震灾后异地重建安置区所在地——靖远县北湾镇富坪村,记者看到一座座新建的房屋整齐排开,整洁美观;一条条宽阔笔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

  正在市场上购买年货的村民杨赋忠将记者引入他的新家参观。“去年8月份搬进新家,还不错吧,这是客厅,这是卧室……”参观完新家,杨赋忠招呼我们坐下,讲述着搬迁到新地方的种种好处。

  杨赋忠原是岷县寺沟乡老鸦山村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住的是土坯房。“现在告别了土坯房,今年准备在新家红红火火地过第一个年。”杨赋忠乐呵呵地说,昨天我和老伴到县城里割了些猪肉,买了几只鸡、几条鱼和其他年货。

  一年之计在于春。谈起新年的打算,杨赋忠告诉记者:“听说种植蔬菜效益好,来年我打算搭建1座蔬菜大棚,学习种植蔬菜,再种植几亩中药材,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杨赋忠指着他家的房顶说:“这不,前两天政府还给我们免费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并网发电后预计每年能收入8000元至10000元呢。有了政府的帮扶和指导,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已经规划好发展计划的不止杨赋忠一个,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村民都有自己的发展计划和想法。以前生活在岷县马坞乡黑鹰沟村的村民霍缠生,来年准备搭建2座蔬菜大棚,并在儿子的鼓动下做起了水暖毯、移动洗澡机等新型生活用品的生意。

  正在家里看电视的霍缠生看到记者,忙不迭地起身招呼着。他说:“这是政府刚给我们安装的光纤,现在我们和城里人一样,能看上高清电视节目了!”

  富坪村党支部书记乔学亮,以前家住岷县维新乡武旗村,是一位洮砚雕刻工艺师。最近,他在新家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摆放和加工洮砚。记者看到已经雕刻好的几十方砚台整齐排放,个个青绿温润。“我已经学习洮砚雕刻工艺十几年,这边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去年我卖洮砚收入了10万多元呢。”乔学亮说,靖远是文化大县,他准备在这里建个洮砚加工厂,发展洮砚产业,以此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致富。

  谈话间,乔学亮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乔学亮说,这是我们在准备过年唱大戏呢。

  为了让安置区群众在新家过好头一个年,当地政府还为每户群众送去了面粉、油、挂历等生活物资,确保安置区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并实施了光伏屋顶并网电站整村全覆盖项目,实现了光网全覆盖、产业技能培训全覆盖。

  相信,在政府的帮助引导和富坪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富坪村一定会变成“富裕村”。(记者李保荣 通讯员宋秉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