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排的困难户”与“无人修改的剧本”
原标题: “被安排的困难户”与“无人修改的剧本”
“慰问困难户时,我明知道是被安排的,看的是关系户和重点户,嘴上说要改进,但没有实质性行动。”这句自我批评的话来自浙江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召开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要求领导干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一针见血,要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许多地方政府官员能讲一些让自己出汗、让别人流汗的实情,百姓也能够听到一些官员的内心独白。这都是不小的改变。
但即便如此,公众仍然对一些在民主生活会中的爆料感到吃惊。比如,一个地级市委书记对于“知道困难户都是被安排的关系户和重点户”的自我批评,就让许多网友大呼不理解。按理说,一个地级市的“一把手”,做事时有很大的自主权,但为什么明知是一些形式主义或官僚主义或者非常虚假的东西,还要表现出“默许”的态度呢?
明知困难户是假的,偏偏还要去那里慰问,这首先说明了一些官员已经习惯了一些形式主义味道很浓的角色,也麻木了对于虚假表演的基本良知。甚至可以说,在形式主义的强大力量之下,很多官员都变成了一个演员。而且,在演技方面,根本不露破绽。官员去参加什么活动,都是属下安排好了的;官员只有出席的时候操操心,有的甚至于一点也不用操心,只在相应的场合里握握手、说几句客气话,仅此而已。至于行程如何安排,以及事情本身是否属实,都根本不管不问。
再者,在社会救济制度还没有完全健全之前,一些官员仍然习惯于带一些大米、面粉、食用油之类的物品进行所谓的慰问,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救济”。似乎这样做就是对贫困家庭的最好帮助。而且,对于拎着米面油进行的慰问,往往有长枪短炮和拍摄团队。似乎救济已经远远不是目的,而是让领导上镜才是目的。在这样的慰问过程中,剧本早已写好,相关官员只需要按剧本行事,而被慰问的所谓困难户,根本不是主角,要么只是配角,要么只是道具。
谁应该修改这样的剧本?谁有修改剧本的权力?除了官员自己,没有别人。虽然说形式主义的很多东西,在效果上,看似充斥着所谓的正能量,但这也只是自欺欺人。在看似强大的所谓体制里,如果连地方政府主要领导都习惯和麻木了这种虚假,其他人又有什么力量和胆魄来进行改变呢?因此,所有的官员都应该去尝试着打破旧有的那些看似正确实则荒谬的传统,尤其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党政“一把手”,更有义务和责任做出这样的改变。
其实,地方政府官员做出积极的改变,并非难事,困难也没有想象中大。记得李克强总理在内蒙古调研时,有一位光着屁股的小男孩出现在了电视镜头之中,甚至有点“抢镜头”的味道,可这样的镜头仍然出现在了中央媒体上。这充分说明,调研也好,慰问也罢,剧本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逻辑缜密和永远高大上的,只有真实的才是最好的。中央领导尚且能够做到,一个地方政府“一把手”想改写“慰问困难户”等形式主义的剧本,相信也不是多难的事。
济北南(山东 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