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安定步入现代旱作高效农业发展助农增收“快车道”

13.04.2015  18:51

  中 国甘肃网4月13日讯 (通讯员 曹应森 郭永胜)安定区抢抓全省旱作农业项目实施的利好机遇,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避旱、由粗放耕作向技术应用、由传统种植向循环发展的快速转变,步入了现代旱作农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快车道”。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今年,该区抢抓国家级1000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和省级500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机遇,将安定区打造成以秋季覆膜为主、顶凌覆膜为辅的核心示范区,目前已完成覆膜面积126.39万亩(秋覆膜116.86万亩、顶凌覆膜9.53万亩),占任务120万亩的105.3%。

  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全区充分发挥“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示范效应,大力推广黑膜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技术,强化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确保黑膜马铃薯80万亩的推广种植规模,带动全区马铃薯种植继续稳定在100万亩以上。依托爱兰、凯凯等种薯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香泉、高峰等乡镇建立高标准的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以上,使微型薯生产能力达到4.5亿粒以上。推广户均“1亩种子田”工程,建立一级种扩繁基地15.5万亩以上,实现“就地扩繁、就近推广”,提高种植良种化程度。

  综合集成技术逐步形成。该区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和总结提炼,成功探索出“黑色全膜+配方施肥+脱毒种薯+机械耕作+统防统治”的标准化栽培模式;加大良种应用力度,大力推广适合本地特色的陇薯、青薯、新大坪、庄薯系列品种;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

  加大商品配方肥的应用,降低施肥成本;大田防治以晚疫病为主,通过专业化统防统治,保证了质量,提高了防治效果。

  农业结构调整有力推进。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使适宜气候、自然特点的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优化了种植业结构,而且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农牧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