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安定呵护孩子般植树造林 数十年黄山变青山
中新网兰州5月10日电 (徐雪)五月初,甘肃定西市安定区漫山遍野的柠条花开了,“这种保水土的灌木扎根黄土,根系长达几十米,就像致力于改善这片贫瘠土地的民众一样,如今的变化正是他们用‘双手刨出来的’。”安定区委书记赵众炜说。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因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称,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曾是当地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数十年来,当地始终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重点举措,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如今,安定区山间梯田绵延如带,树木林立,鲜见的野禽也多了起来。
“为了填饱肚子”艰辛探索
1956年,安定区在安家沟流域成功试修了2亩水平梯田,当年粮食就实现了增产。从此,安定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在“一无技术,二无机械”的情况下,党员、干部带头,男女老少齐参战,靠肩挑背扛,修梯田、兴水利,拉开了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保持序幕,涌现出了一大批“常年基建队”、“民兵突击队”、“铁姑娘队”等先进典型。
在安定区水土保持科技展览馆内,一些图片资料还原了当时的艰辛,民众在“吃的是救济粮,喝的是泥水汤”的情况下,背着箩筐,扛着铁锹往返于荒山间,参加农田水利建设和植树造林。1982年,全区生产率比1949年平均增长140%以上。
安定区水土保持局副局长何富说,小时候田地里都是干活的人,长年累月的劳作但种出来的粮食却很少,有时候一下大雨,山间的洪水就会把耕作好的田地卷走。“一看到雷雨天,我们就不敢出门。”
巉口镇赵家铺村支书张万银回忆起那时的光景说,耕作非常辛苦,起早贪黑,可谓是“看着月亮上山,看着月亮下山”,更有劳作一年颗粒不收的情况,日子艰难窘迫。
1983年以来,安定区先后被列为国务院“三西”建设重点县和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黄河上中游地区治沟骨干工程重点区。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全面进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草、电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艺措施对位配置,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全新发展时期。
当地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先后实施了全国八片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黄河上中游地区治沟骨干工程、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关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同时,创立了“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穿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和“梯田+水窖+科技=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基本解决了燃料、饲料、肥料“三料”互争的矛盾,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明显提高。1998年全区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
数十年来,当地始终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重点举措,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如今,安定区山间梯田绵延如带,树木林立,鲜见的野禽也多了起来。 徐雪 摄由水保立区到生态立区 发展特色产业
赵众炜说,在这里,栽一棵树和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一样,因为气候干旱,为了提高成活率,栽种一棵树要经历蓄水、增肥、呵护,共三年的时间,灌溉所需的水也是用车辆拉上山,经过人工一棵棵浇灌的。
“经过努力,光秃秃的山慢慢绿了,干渴的河道有水了,现在从外地回乡的定西人也明显感觉到了环境的变化。”赵众炜称。
当地还创立了径流调控理论和综合扶贫开发利用体系,形成了“荒山封禁造林、坡地退耕种草、梯田覆膜种薯、沟道筑坝拦蓄,村村路电畅通、家家建棚养畜、户户窖池配套、人人劳务致富”的治理与开发模式和“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以马铃薯、畜草、劳务、蔬菜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在推进水保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
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小水库”的梯田,粮食增产可到达30%至50%。何富告诉记者,以前一个人只能照看两亩地,修了梯田后,一个微耕机几个小时就可以打理好十几亩,大大节约了人力的同时,产量也提高了。
“退耕后,家里在山上种了树,还种了苜蓿做牛羊的草料。”40岁的赵家铺村农民张继诚说,相比之前五点起床上山种地的辛苦,现在的生活过得舒心多了,收入更是增加了不少。
张万银说起“刮起风扬土,下起雨流泥”的日子,不住地摇头,他说,现在的环境改善了,乡亲们也意识到了种树对环境的好处,都义务当起了护林员。
赵众炜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84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179万亩,造林保存面积136.7万亩,种草留床面积56.9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5.1%,林草覆盖率达到35.5%,坡耕地治理程度达到86%。建成各类淤地坝155座,形成较为完整的小流域坝系6条。建成各类小型拦蓄工程1.08万座、集雨水窖19.2万眼。基本形成多功能、多目标、多方位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赵众炜称,由“填饱肚子”到“保发展”,当地民众经历了数十年的艰苦奋斗,每一座山都有他们劳作的痕迹。现在民众的物质生活改善了,下一步就是在发展的同时,共建美好幸福生活。(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