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安定区白碌乡发展畜草产业写真
通讯员 曹应森
白碌乡是安定区北部最边远的山区乡镇,全乡9.06万亩耕地中,有退耕还林3.75万亩。全乡1408户农户中,整户外出者有379户,实际上常住人口只有1029户3214人。近两年来,白碌乡千户人如何守护5.31万亩耕地不“撂荒”,经营好大“家”,过好小家,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们的绝招在哪里?带着疑问,我们来到白碌乡进村入户进行采访。
“针对人少地多,退耕还林(草)面积大,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大量耕地面临‘撂荒’的实际,我们动员当地留守群众‘靠山吃山’,流转耕地不撂荒,种好粮草多养羊,育肥羊儿奔小康。”白碌乡党委书记王贵畅谈全乡发展畜草产业的秘诀。
看着全乡近26%的住户整户外迁了,剩余的部分农户也有搬走的心,没有守家的心,如何才能留住他们的心。乡镇一班子人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牧草种植为依托,以母畜扩群为基础,以培育大户为目标,以五良配套为保障,大力实施规模养殖,走出了一条发展畜草产业奔小康的致富路径。目前,全乡种养大户累计流转土地2万余亩,利用流转土地种植苜蓿1万多亩。
“在外闯荡飘忽不定,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土地经营不好。回家一边搞养殖,一边孝顺父母,疼爱子女,很划算。”说起返乡创业的事,复兴村清明社返乡创业青年牛作福感慨万千。
牛作福和妻子外出打工近十年,辛苦不说,年收入不足万元。2010年返乡创业搞养殖,投资3万元建圈引良种,投放基础母羊30只,出栏羊羔60只,当年就挣出了投资成本。2013年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50亩,依托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建起了标准化圈舍,从事羊只贩养活动。目前基础母羊存栏100只,年收入10万多元。农民注重眼前利益,什么能赚钱,就搞什么,什么收入好,就发展什么。一直靠跑运输年收益一万多元的复兴村村民冉维刚抓住了商机,转行搞起了养殖。他从2010年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申请发展养羊业起步,引进良种肉羊50只,一年一个脚印,已发展到羊存栏300多只的规模,从年收入3万元发展到收入七八万。
“玉米秸秆就是好,全身上下都是宝,青贮饲草有营养,喂养羊儿奔小康。”老冉介绍他的“致富经”。今年年初,他把已经流转的100亩土地全部种成玉米、甜高粱和紫花苜蓿,还满足不了眼下300多只羊的饲草料,现在又有了新打算,待庄稼收获后,再动员当地群众流转土地100亩种植饲草作为“营养源”。白碌乡还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仅这两年种植紫花苜蓿2万亩,使全乡的苜蓿留床面积累积达到5万余亩。今年通过争取项目,在中山村建成了一家集畜草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牧草加工企业。
“小草大产业,把草当田种,把羊精心养,读羊‘经’,发羊‘财’,回乡创业念好致富经。”今年,该乡中山村牧草加工企业负责人卢兆勇对接田家岔村4个社100多户农户,以每亩5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种植紫花苜蓿3160亩,望着出苗齐、葱葱茏茏的苜蓿,他内心乐开了。现在他又有了新思路,“明年年初要投资购置加工机械,采用全膜覆盖技术继续扩大优质牧草种植,帮助群众把土地经营好,把粮草种好,把羊只养好,和大伙儿赚钱鼓腰包。”目前,该乡已累计建成标准化圈舍1346间、青贮氨化池600座,建成养殖专业村3个,培育规模养殖户81户,全乡羊存栏10567只,农民人均从畜牧业中收入1200元以上。
谈及今后的打算,白碌乡班子成员的思路很明晰。“要在两三年内力争使全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每户种地一两百亩、养羊一二百只,年收入10万元以上,最终使全乡留守农户通过发展畜草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乡长王金宝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