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23.01.2015  20:40

   中国甘肃网1月23日讯 (通讯员 赵鑫璇 王聪)近年来,安定区不断推进养老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安定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4年9月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

  机构设置规范化。该区把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作为提升整体养老工作水平的前提,在全区21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专门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老年人的摸底统计和动态管理工作,建立了服务档案,为后续工作提供了依据。在城区投资997万元,建成了集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老年养护院;针对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需求,在16个乡镇建设了农村敬老院;在29个村和4个社区分别建设了互助老人幸福院和日间照料中心。

  参与主体多元化。该区建立了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每年都将其纳入“民生实事”之一,逐年加大养老投入力度。2010年以来,先后筹措资金2100万元,完善了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同时,按照政府提供场所、企业运营管理的模式,投资380万元在城区建成了虚拟养老院,由兰州幸福人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养老院的日常运行和服务。项目建成运营以来,共为320名城区老年人定期上门开展生活照料、日常陪护、家政餐饮、医疗保健、心理慰藉和娱乐学习等服务。

  服务模式多样化。该区为每个敬老院配备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服务管理,并整合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资源,为每个敬老院配备了1名兼职医务人员,随时为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根据城区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在街道社区成立了专门的服务队,定期上门为“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护理、生活起居、保洁采购服务。先后组织860名志愿者为2140名老年人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补齐了社区养老无人服务的“短板”。

  自助互助特色化。该区以街道社区老年人为主体,组建老年协会292个,发展会员8760人。在此基础上,动员社区和老年协会积极组织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极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了老年人参与自愿互助服务的工作机制,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城市低保评议、社区治安管理等社会服务活动,调动了老年人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