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安定区多措并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3.03.2015  17:21

   中国甘肃网3月23日讯 (通讯员 康锦平)面对2017年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安定区认真寻找差距,科学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坚持“调、管、建、补、拆”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将空壳学校调整成教学点,将少于50人的小学改办为教学点,撤销部分九年制学校的初中部,逐步实现完全中学初高中分离;对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过大的学校资源进行调整优化,确保省上测算的8项指标的差异系数达到相应要求;对各学校的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和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指标进行细致测算,建立教师均衡交流机制和艺体教师走教制度,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严格执行划片招生政策,努力提升农村教学质量,有效遏制择校、择班甚至择师现象。二是建立学区内强校帮扶带动弱校机制,实行捆绑式评价。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的学区化管理、交流、辐射、带动、共享机制,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老校+新

  校”、“强校+弱校”、“城区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等模式,督学责任区与教研片结合,构建信息互动平台,实行研训联动、管理互通、捆绑考核,推动薄弱学校提档升级,促进城乡之间教师专业共同成长,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升。三是在加快思源实验学校和福台初级中学等学校建设步伐的同时,积极争取城区学校建设项目,加快城区学校建设进度;加快学校运动场建设步伐,切实解决城区中小学和部分农村小学无运动场或运动场过小的问题;加快学校实验室建设步伐;依托“全面改薄”等项目,加快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四是对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查漏补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年解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等指标值不达标的问题。五是在保证教学需求和师生安全的基础上,根据校舍的危旧情况制定拆除时间表,限期拆除,不留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