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安定区“四措施”助推蔬菜产业大发展

13.08.2014  16:53

   中国甘肃网8月13日讯 (通讯员 赵军艳 郭彦强)近年来,安定区积极围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蔬菜产销组织管理等重点环节,始终把蔬菜产业作为民生、民心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引导蔬菜生产走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路子,蔬菜产业呈现出快速、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今年全区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9万亩,达到12.4万亩,总产量达60万吨以上,总产值预计达到10亿元以上。

  一 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设施蔬菜业发展。 2011—2013年累计用于设施蔬菜业的资金达2568.96万元,建成日光温室606座,竹木结构塑料大棚1000座,钢架大棚4913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面积达到1万亩,设施蔬菜年纯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2014年新建塑料大棚建设4300亩,其中钢拱架塑料大棚1300亩,竹木结构塑料大棚3000亩;完成日光温室75亩。

   二是创新生产模式,推进蔬菜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通过规模基地示范带动,实施现代农业蔬菜产业项目,建立了蔬菜产销中介组织,发展蔬菜订单生产模式。目前,安定区已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市郊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2万亩)、西南部甘蓝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6万亩)和西南部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万亩)三大区域化特色蔬菜产业基地。特别是通过全膜双垄沟技术的应用,辣椒亩产超过3000公斤,亩产值达5000-6000元,成为当地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 今年全区共引进甘蓝、芹菜、辣椒、大白菜、西葫芦、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新品种30多个,并在西川园区进行品比试验,推广穴盘育苗、甘蓝和芹菜高密度栽培、软管滴灌等新技术6项,普及6类近20个品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蔬菜技术应用普及率达到88%;另外还通过举办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人员下乡驻点指导,通过设立蔬菜服务咨询热线等形式推广蔬菜生产实用科技,提升了菜农种菜技术水平和产出率,增加菜农收入。

   四是加快销售组织建设,增加蔬菜产品附加值 。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的思路,优化投资环境,坚持向上抓争取,向外抓引进,向内抓聚集,促进了一大批蔬菜龙头企业项目的建设落成,全区共建成恒温保鲜库407间,单库年销售量达1400吨,保鲜库年销售量达57万吨。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了由种植大户、贩运大户、龙头企业、农药经营网点人员组成的蔬菜经销协会,协会会员达120余人,常年从事蔬菜经销人员70多人,引进外地客商50多人,常年从事蔬菜务工人员5000人以上,外销蔬菜55万吨以上,务工收入达到4000万元以上。今年,还依托甘肃田禾源农产品责任有限公司,搭建全区蔬菜信息平台,进行产销信息搜集、分析、发布,显示当地市场和终端市场价格,指导销售工作,并实现了网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