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区开展 “五民”服务圈提升居民幸福感

25.11.2015  17:17

    安宁区着力转变服务理念,全面构建一刻钟“五民”服务圈,以大力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为契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高。

    一是便民生活服务圈。通过整合社区党员群众及辖区单位信息资源,共同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了以家政服务、便民超市,社区爱心食堂、居家养老为基础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制作了社区便民服务手册,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空巢老人提供订餐、代购、费用代缴、证件办理等上门服务。同时利用辖区高校丰富的大学生志愿者资源优势,成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站,开展四点半课堂;与困难家庭子女结成免费义务家教对子;与孤寡、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帮老助残、心里咨询、精神慰藉等便民服务。

    二是健民医疗服务圈。整合辖区卫生资源,建立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医疗单位为基础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圈,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做到了“小病不出社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通过入户调查、各类专项健康体检、医疗卫生服务、专题调查等形式,获取居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积极协调组织服务圈内的医疗机构在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免费咨询、义务诊疗及上门服务活动,并为60岁以上老人及育龄妇女、慢性病患者每年提供一次免费体检。

    三是乐民文体服务圈。建立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设舞蹈排练厅、电子信息图书室、社区影院、书画创作室等,免费为居民提供图书阅览,文体娱乐等服务。整合辖区单位的文化体育资源,设立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等健身活动场所。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武术球等各种群众性文体组织,实现了“社区建舞台,居民唱大戏,天天有活动,欢笑连四季”的目标。

    四是安民平安服务圈。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教师的余热,组建志愿者队伍,采取综治员、辖区保安专职队伍和志愿者义务巡逻相结合的巡防行动,形成群防群治的社区治安网络。设立了社区的法律援助室,每月邀请律师志愿者向居民、大学生、流动人口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并开展法律援助服务。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辖区单位的维稳作用,定期沟通情况,突出信息资源共享,强化辖区维稳机制的协作联动,目前辖区单位全面实现了技防、人防的全覆盖。

    五是连民居务服务圈。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针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多的特点,创新设立新市民公共事务受理窗口,负责提供流动人口登记管理、计生服务、法律援助、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服务,全力打造便捷高效服务一流的居务环境。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建立信息员网格化管理责任区,每个网格200至300户,由网格长负责了解掌握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及时向社区反映居民诉求。为居民发放便民联系卡,开通服务热线,创建便民服务QQ群,架起了社区与居民之间,了解社情,反映民义,传达诉求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