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一日游”将变“多日游”

17.03.2015  12:55

  发挥“桃品牌”优势,促进文化与一产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安宁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天斧沙宫地质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打造集观光、休闲、探险、运动、科研考察等为一体民俗风情体验区和休闲商业中心区;积极融入全市黄河大景区建设,打造“八大旅游板块”,推进安宁“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连年来,安宁区突出文化引领,实施旅游带动,深层次挖掘特色,多举措打造品牌,有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为幸福安宁注入了新活力。

  调结构完成旅游综合总收入21.4亿元

  近年来,安宁区以结构调整为突破,以商贸和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2014年,全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41.2%,占GDP总值的3.24%。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285.3万人次,同比增长30.3%,完成旅游综合总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25.2%。成功创建仁寿山AAA级景区,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促融合三次产业同发展显文化活力

  2013年以来,安宁区充分发挥“桃品牌”优势,深入实施农家乐提升改造工程,促进文化与第一产业深度融合,提高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功能。以商贸餐饮服务为载体,精心打造十里店滨河餐饮、培黎时尚购物、孔家崖精品消费、费家营便民综合、桃海主题购物、荣光高端特色、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沙井驿现代物流商圈等“八大商圈”,促进文化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彰显文化活力。

  抓驱动项目助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安宁区始终坚持以项目促产业的思路,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沙井驿集中布局,建设新华图书物流园、飞天文化产业园、高新绿色印刷园区及热丽科技研发中心等文化产业项目,助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注重挖掘和保护区域文化底蕴,开工建设区文物陈列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和兰州鼓子传习所。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安宁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天斧沙宫地质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仁寿山生态文化商业居住区项目已经启动,寿山国际会议中心、桃花源游客接待中心、文化广场、名人书画院、地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编制完成了天斧沙宫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全面启动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初步完成核心景区游览道路平整和恐龙谷建设。

  谋布局“八大旅游板块”融入黄河大景区

  安宁区积极融入全市黄河大景区建设,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生态优势,分区域精心布局,打造“八大旅游板块”,积极推进安宁“一日游”向“两日游”和“多日游”转变。以四库全书馆、兰州国学馆等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建设九州台森林文化公园,打造九州台人文旅游板块;以大青山滑雪场等旅游资源为依托,建设大青山生态运动游乐园,

  打造大青山运动旅游板块;加快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天斧沙宫地质公园项目建设,实施安宁堡农家乐提升改造,以温泉养生园、水族馆和多媒体城市规划馆为依托,打造仁寿山——天斧沙宫民俗旅游板块;以银滩湿地公园、中华人文始祖园为依托,充分利用人文、山水、景观的有机结合,打造黄河湿地旅游板块;以高新技术产业园莫高酒庄红酒博物馆、雪花啤酒生产线为依托,打造园区工业旅游板块;以生命之源、安宁生态文化园、西北出口综合整治工程为依托,打造集参观、游览、观光、餐饮等为一体的滨河风情旅游板块;以“八大商圈”为依托,培育精品购物旅游板块;以师大彩陶博物馆、兰州地震博物馆及其主题公园为依托,打造科普旅游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