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证到期让转基因大米成了“没牙的老虎”

18.08.2014  12:49

   作者:毕晓哲

  8月17日,中国转基因水稻仅有的2张“安全证书”全部到期。如果续申请没有成功,则意味着中国将没有一种转基因主粮拥有安全证书,更不必说商业化许可。这是中国转基因产业化之路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根据《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中国,转基因主粮要进行商业化种植,需要先获得安全证书,再获得品种审定证书、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行。然而,目前中国没有任何一种转基因主粮同时获得这些许可。(8月17日澎湃新闻网)

  我国目前仅有的两款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全部到期,对科研人员和预期产生市场经济效益的人员而言,就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我国《种子法》的限制,再次获得“安全证书”的时间至少两年,未来能否重新获得,能否顺利实现市场化推广,将是一个未知数。然而,在多数担忧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公众眼里,“安全证书”到期反而是一件好事。

  此前,我国并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大米的商业化种植,也没有批准转基因大米的进口,这就意味着,市场上出现的转基因大米和米制品都是非法的。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是这样的层层设防的前提下,前一段时间在一些地方仍然出现“转基因大米丑闻”。2014年4月,媒体记者在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大型超市随机购买了5种大米,检测结果显示,在这五种大米中,有三种含有转基因成分,全部含有BT63。此后,又有媒体相继报道国内部分省份“转基因大米”已经失控。这一结果触目惊心,也让人充满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焦虑,不过,“2张安全证书”的到期将完全堵死转基因大米“肆虐”市场的可能性。“安全证书”到期,将直接证明市场推广、市场销售乃至“储存和保有”都将是非法的。转基因大米屡现江湖的“魅影”有望因为“安全证书”到期而彻底改观。

  理论上,下一步相关大米获得“安全证书”的可能性将大幅度降低,获得审定证书、种子生产许可证的“第二步”、“第三步”的障碍将更多。与转基因大米相关的食品安全度将大幅增强,查处非法转基因食品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另外,2张转基因大米“安全证书”到期,还有助于有关方面重新审视和反思相关转基因大米风险问题。究竟今后应该不应该继续开发,今后转基因大米和其他类转基因食品能不能推广,会因为“2张安全证书”的到期,让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有一个冷静的反思期。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决策者和相关政府机构将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调查研究和搞清楚“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的“真相”,在未来批准或不批准新的“安全证书”上,都将实现决策的更科学和更审慎。这对公众食品安全而言,传递的是一个良性的信号。

  2张转基因大米“安全证书”到期,将让转基因大米变成“没牙的老虎”。一些科研机构和商家不是想利益最大化吗?“安全证书”到期之后,一切“归零”,干什么都将是非法的,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市场流通的,都将统统列入被“查处”的对象。虽然,转基因食品的最终结果如何仍然无法预料,但至少在现阶段没有充足证据能证明其安全无虞之时,“安全证书”到期将杜绝个别转基因食品“祸害”公众的一切可能性。(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