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高原铁路的变电“神医”
人民网兰州7月27日电(魏怡)“设备跟人一样,也会生病,定期检修就和医生给我们体检一样,绝不能马虎。供电设备为铁路大动脉提供能量,就和人的心脏一样,不能带病运行。”7月17日,兰州供电段河口南变电所春检现场,石瑾指着实验仪器对身旁的徒弟说道。
石瑾对徒弟进行工作指导。(魏怡 摄)
石瑾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供电段的一名助理工程师,参加工作26年来,他凭着“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执着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围绕生产一线的疑难问题,完成科技创新成果20余项,处理变电所大小故障千余起,排查隐患800余件。先后荣获“火车头奖章”、国铁集团“2018年度铁路工匠”、国铁集团“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设备检修,不能有丝毫马虎”不仅是他的追求,也是他时常教导徒弟的高标准、严要求,他说,只有不断学习,不停动手,执着于创造,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追求。
回忆起过去,石瑾有太多感慨:“刚来分配到深沟变电所,在山沟沟里,买菜需要到十几里外的打柴沟镇,不能洗澡,电视没有信号,上下班只有一趟小慢车,长时间不能回家是常有的事。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保证了供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如今,工作环境大大改观,设备越来越好,我希望我的徒弟们能把前辈的光荣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提起石瑾,师傅柴长辉感触颇深:“为了学好业务知识,他将全部的工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一有时间就‘泡’在所里拿着图纸,对着设备,寻找每一条回路的走向,直到弄清楚为止。设备出故障了,检修车间来人处理,人家干活,他一边帮忙一边看,不懂的地方就不厌其烦地进行请教,直到弄懂为止。”正是凭着这股疯劲儿,石瑾由一名学徒变成了所里的“大拿”,1995年,在第一次参加全局万人大比武中他获得了个人第一名的成绩。同年,他被路局命名为“十佳技术能手;1996年他获得了甘肃省 “全省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1999年他考为工人技师。
石瑾在工作岗位上。(魏怡 摄)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石瑾认识到,要保障供电安全,仅凭自身技术过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带出一批业务精、高技能的职工队伍。“每次分来新学员,为了尽快让他们熟悉并掌握岗位操作技术,石瑾就利用分工会和收工会向大家讲解检修作业工作票的安全措施,在会上或工作之余向大家就工作票的内容进行提问,带着我们讲图纸、查回路、分析故障。通过学习使大家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提起师傅石瑾,走上技术管理岗位徒弟张玉涛满怀感激。近年来,在石瑾的精心栽培下,先后有16人顺利通过了技师考试,8人获段和局“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
深沟变电所地处河西走廊高寒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电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操作机构内部机械参数因为温度影响会发生变化,导致分合闸故障时常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石瑾想出了“机构内部加热法”,通过在电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机构内安装加热置,提高了真空断路器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他研发的电压互感器自动投入运行装置,实现了牵引变电所电压互感器故障后监控报警和自动切换,填补了装置的设计缺陷,提高了牵引变电所供电的可靠性。这项成果在全段28个变电所推广,节支180多万元。近几年,他先后解决了天兰、兰武线牵引变电所轨地回流不畅、和谐号机车上线后直流电源模块频繁烧损等20余项技术难题。
石瑾指导徒弟工作。(魏怡 摄)
为提高设备检修效率和质量,石瑾不断探索铁路变配电检修方式方法。根据设备特点和作业要素,总结出了处理变电故障的“看—测—试—动”的工作流程,制定检修作业的“五步六序”工作法,构建起系统、科学、规范化的检修体系,使设备质量大幅提升。2019年,因为工作出色,石瑾竞聘成为车间助理工程师。
检修车间管辖着兰新线360多公里1000余台变电设备,点多线长,检修量大。作为主管变电检修的管理人员,他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为保证完成任务,石瑾经常连轴转,每天“白加黑”、每周“五加二”已是家常便饭。春检期间,每个变电所至少要完成3次夜间“天窗”作业,作为专业技术干部,白天他盯在现场,晚上依然雷打不动地坚守在岗位上,工作结束后,稍作休息,第二天便又精神抖擞地投入新的检修之中。
“任凭职务变迁,匠心情怀不变。”石瑾怀着一颗“守拙”的平凡心,带领着身后弟子努力将严谨做到极致,用不肯认输的钻研精神、探索创新的情怀,诠释着铁路供电检修人的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