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兰州蓝需自觉自为

27.10.2015  07:24

    李文杰

    翻开2015年1月7日的《人民日报》,位于16版的“兰州蓝”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以兰州为背景的白云蓝天下,山峦掩映间黄河流淌的图片,仿佛让广大读者也感受到了兰州的蓝天,呼吸到了兰州的清新空气……

    “兰州蓝”可谓来之不易,从过去认为兰州大气污染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到2011年举全市之力打一场大气污染治理的整体战攻坚战,再到三年来的具体实践,兰州摘掉了这个长期罩在城市头上的“黑帽子”,把治污蓝图变成蓝天白云。这更显得守护蓝天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冬防”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兰州冬季气候处于静风期,天空少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加之冬季进入采暖期,各种燃煤锅炉小火炉冒烟排污,加重了空气污染。所以今年的冬防工作,既需要加强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从面上全力整治重点污染源,也需要自觉自为,补上守护“兰州蓝”的一些短板。

    “兰州蓝”,需从细节做起。我们发现,一些污染主体在生产经营中,对规范和要求执行得不够细化,不够到位,由此带来了污染现象的发生。比如一些施工工地,表面上虽然有围档、有遮盖,但扬尘还是从围档里冒出来;还有一些拉送渣土、物料的运输车辆,车身上也覆盖了蓬布,但扎捆得不够紧、不够严,在行驶中造成尘土飞扬。凡此种种问题,必须打破常规、改进方法、因地制宜,树立一种从细节入手解决问题的思维,善于合理调配和使用工作力度,通过全天候动态检查、动态执法等办法,及时发现隐藏性和死角性的问题。

    “兰州蓝”,需自觉行动。即便洒水车每天不停地洒水,市民随地乱扔垃圾的恶习不改,“”再多的水也只是局部改善。每个人只有自觉地不乱扔垃圾,才能还兰州一片整洁;每个人只有勇敢地向乱扔垃圾者说“”,兰州才能干净整洁;每个人只有不随地吐痰,兰州才会多一份文雅;每个人只有自发地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兰州才有可能少一次“肌体”的伤害。试想,如果是在自己的“小家”里,您会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吗?

    “兰州蓝”,需从自己做起。自觉爱护环境,不随意排污,不随意泼污水;积极参与“全民洗城”活动,擦亮兰州的天空;自觉抵制排放污染物,节日期间尽量不放或少燃放烟花爆竹;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主动参与环境监督,对身边发生的污染违法行为,通过各种方式反映给执法部门,使其受到查处。

    自觉同自发相比,是一种积极的状态。对于兰州来说,任何目标的实现,任何规则的遵守,既需要外在的约束,也需要内在的自觉。因此,为了让蓝天碧水常驻金城,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同努力,自觉自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