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育厅重新定义老师
自治区教育厅对外公布了举报方式,试图实现对在职老师有偿补课的“零容忍”。尽管这样的规定多年来不绝于耳,但仍然是一个好机会,让我们重新讨论是否应该“重新定义老师”,甚至重新定义教育。
有偿补课的根源无非两种,一个是教学需要,一个是价值需要。前者推动了教学工作的深入,后者则形成了老师真实的市场价格。
然而,有偿补课在老师和学校掌握绝对资源的情况下,也有被异化的可能,也就是教一半,留一半,最后交钱补一半。当然,还有各种花样百出的表现,让家长和学生只能毫无抵抗力地接受,敢怒不敢言。
事实上,教育作为一种“软性商品”,已实现足够广泛的市场化,我们不可能要求在职的老师独善其身,但也不能让他们无限追求利益。因此,有偿补课的确该禁,但如何让教师的价值不被低估,就需要重新定义老师这个职业。
前两天,在线教育老师收入超网红的消息,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这些专职的在线老师收费也不贵,一个人1块钱或者5块10块,但只要吸引了足够多的学生,一堂课的价值就会达到数万甚至更多。
传统教育难以形成这样规模,面对面教育无法让教师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良性的有偿补课本来可以补齐这些,但由于“灰色的特征”只能暗藏于阴暗的角落。
换句话说,一个老师的价值,在于他服务了多少受众,倘若仅将老师捆绑在一个班上,无论如何都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长此以往,更多的优秀老师,甚至因此转向在线教育,成为实体学校的损失。
换个角度看,在线教育其实实现了一种“重酬教学”的模式,而这或许可以成为弥补老师被低估的价值的途径之一。同时,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也应当使用这种模式来摊平教学资源,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基础教育、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
最终实现的,是技术化教学,传统教育逐渐稳步革新。
来源: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