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思,你要猜!
六一儿童节临近,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一些父母在重视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相对忽略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小心事”需要父母的理解。然而在一些父母的观念中,儿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长大的未成年人,一些错误的交流、沟通方式导致家长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甚至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距较远的心理沟通障碍。专家提醒,家长应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会和孩子交朋友,用平等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既不要以完美主义的态度对待孩子,更不能求全责备;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儿童心理发展大致要经过四个关键时期
儿童从出生到逐渐长大,其心理发展大致要经历哪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有着哪些不同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呢?据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理专家李幼东介绍,儿童心理的发展大致要经过四个关键的时期: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这一时期儿童最主要的心理需求是对外界信任感的建立,即相信外界的环境是安全的,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儿童期(1.5~3岁):自主对害羞、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也是其进入第一反抗期的标志。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一时期父母如果对其听之任之,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把握好“度”。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孩子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其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生活的主动性。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孩子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其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儿童各阶段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疏解
李幼东表示,就接诊的大体情况来看,其实在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并且孩子如果在某一个阶段的问题没有解决,将会遗留到下一个阶段去,问题会越积越多。
例如,对于六七岁的儿童来说,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优劣的标准,这一时期关键在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适度的要求。有些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就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能力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八九岁时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而十一、十二岁的孩子正是要向青春期迈进的年龄,在学习上将面临由小学升中学的转折,所以学习任务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早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那么在这一时期,就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跟不上的问题,还会出现厌学等问题,需要心理医生、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会更多,矫正时间也会更长。
不当教育方式让孩子关上“心门”
李幼东回忆,曾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个男孩因沉迷于网络游戏由其父母陪同就诊。这个病例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网络成瘾的病例。但是在几次的问诊之后,医生了解到,这个男孩的父母总是责怪他什么都做不好,总是把他跟别人进行比较,男孩渐渐觉得自己似乎怎么做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理解,于是日渐沉溺于游戏,迷恋游戏中自己可以掌控全局的感觉。在游戏中,男孩被人认可,对比之下更加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中百般挑剔的父母,于是他开始回避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把自己封闭在游戏的世界里。对此,李幼东建议家长,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用平等的民主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不要以完美主义的态度对待孩子,更不能求全责备;另一方面也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呵护和包办代替,重视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不愿意和周围人进行交流的情况,家长应如何做好心理沟通和引导?对此,李幼东表示,孩子不愿意与周围人进行交流从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问题,实质上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要改善孩子内向的性格,关键还在于父母或成人的教育方式要适合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父母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鼓励孩子多与人接触交流。要创造条件让小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某种事情。也可以让小孩子更大胆地去接触一些所感兴趣的事物,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当然了,这个时候也需要家长做出好的榜样,比方说热情洋溢地和别人打招呼、交流。
呵护好儿童心理健康,家长应注意什么?
李幼东提醒,儿童的心理异常行为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观念、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惧等。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和青春前期的儿童,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会更加常见;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溺爱,过多的纵容和过分的保护使得儿童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其中有些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尤其是在学龄初期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等。这些不良的习惯有一部分是由生理的原因引起的,当然辅以行为治疗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李幼东建议,家长在初步判定儿童是否有心理-行为问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行为问题。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来对待。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若久拖不治,问题常变得复杂而严重,导致心理障碍发生。(记者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