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继的科研市场化之路

25.11.2014  14:19

  原标题:植物专家的科研市场化之路

  记者 秦娜

  10月底,西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继收到了从白银试验田里带来的玉米,与比对品相比,这些玉米棒更大,颗粒也更饱满,这其中的奥妙在于使用了多功能植物生长剂为种子做“包衣”,充分保证了苗期,增加了产量。

  多功能植物生长剂只是张继和她的团队众多科研成果中的一项。30年来,张继致力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先后完成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40余项,其中1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产值数亿元;申请发明专利80项,授权60项,逐渐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之路。

  初体验:神奇的植物

  1984年,从西北师大生物系毕业后张继被分配到学校植物研究所工作,主攻植物化学方向,重点研发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工作伊始,张继跟随导师开展国家一级新药——氢溴酸高乌甲素的后期研发和临床实验。这是一种从野生植物高乌头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镇痛药,具有不成瘾的优点,但其持效时间短成为困扰项目组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项目组从1984年到1988年,每年6到9月都要集体去甘南,深入野外采集标本,研究乌头属类植物,试图用组培的方法培育出更好的原料,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性和吸收率。

  在研制新药的过程中,张继逐渐对大学时期毫不了解的植物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刚开始我也很茫然,直到真正接触后,才发现植物原来这么神奇,在甘肃,很多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下却生长得很好,吸引着我们去研究,这一行可干的事情太多了。”张继说。

  从那以后,张继和她的团队长期坚持对甘肃野生的、资源量大的植物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试水:“降脂灵”的成功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继去河西出差,在考察当地一些葡萄酒厂时发现,酿造葡萄酒会产生大量原料渣,这些原料渣大多被堆放在厂房里,既是一种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当时,张继就在想能不能“变废为宝”呢?

  回来后,张继和她的团队立刻行动起来,经研究,葡萄渣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一成分具有很好的降血脂功效。于是,张继带领团队,采用超临界萃取、分离、脱蜡纯化等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研制出了“降脂灵”,并在后期临床实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04年,这项专利以7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一家本土企业。第二年,“葡萄酒工业废渣的开发应用”项目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降脂灵”的转让,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成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在随后为企业服务的两年间,如何将实验室的成果放大到生产中,成了张继团队必须攻克的难关。“当时实验室能获得17%的葡萄渣有效利用率,可在实际生产中只能达到10%。”张继回忆说,过去认为最理想的参数,放在实际生产中并不一定成立,而要综合考虑企业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后来,经过不断调整工艺参数,企业生产逐渐步入正轨。

  初次试水成功,让一直埋头于实验室的张继对于科技创新有了新的认识。“我们鼓励创新,但更强调创新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没有这个基础,专利再多也只能是‘沉睡的专利’。”

  起航:实现农产品的高值利用

  有了对甘肃特色植物的大量研究成果,又有了市场化的成功经验,张继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企业和市场,向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特色农产品的高值利用。

  以百合产业为例,目前,张继团队正在与甘肃华泰天润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全面合作,做百合全产业链的“大文章”。由团队研发的真空充氮气包装,将鲜百合的储存期延长到90天,使过去最远只能销往东南亚的兰州百合,如今可以经海运销往欧美,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这种包装的鲜百合在今年的春季广交会上,每千克卖到175美元,现场签下超过600万美元的订单。而普通鲜百合的均价为每斤20元,真空包装的均价也不过40元。张继介绍说,我省作为全国百合种植主产区,目前种植面积10万余亩,亩产3000斤,如果这种包装得以推广,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种植方面,百合生长周期长,通常要经过5年的孕育才能成熟。过去,农民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既保证不了百合的品质,又无法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目前,张继团队利用组培技术已成功培育出脱毒苗,通过标准化种植,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正在研发的低温冷干技术,一改过去简单的作坊式加工工艺,能够生产出品相更优良的百合干;对百合干渣有效成分的研究也在继续,实验表明其具有耐缺氧性,能够有效提高免疫力,将来可以开发相关产品,用张继的话说就是要把百合“吃光榨尽”。

  如今,张继团队的科研成果正在陇原遍地开花——

  在永昌,对生长在荒漠中的白刺进行全方位开发,叶做茶,果肉提取黄酮,种子提取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糖,白刺的根还可以寄生锁阳和苁蓉,种植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发展生态经济的样板;

  在古浪,将葫芦巴也就是甘肃人常吃的“苦豆子”变成了宝,提取葫芦巴种子中的半乳甘露聚糖制成的保健品,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在陇南,研发出果渣油提取工艺、开发油橄榄休闲食品,使油橄榄实现了高值利用;

  在甘南,对蕨麻进行药理实验,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抗辐射性,目前正在积极与企业对接进行开发……

  目前,张继团队已与定西、白银、天水、陇南、金川公司等多个地区、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合作项目50余项。张继说:“企业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社会的需求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