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苹:创新“产学结合”模式发展兰州新区职业教育

08.03.2016  10:51

    原标题:代表委员访谈 创新“产学结合”模式发展兰州新区职业教育

    ——访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建苹

    带着甘肃人民的期盼和重托,52名驻甘全国人大代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期间,就兰州新区职教园区项目建设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前景等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建苹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她说:“兰州新区是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它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特别是职业技能人才。”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自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以来,马建苹一直在深思:新区开发建设如何才能更好地协调好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关系呢?

    “职业教育对实习、实训场所保障要求很高,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是要与企业紧密对接。”马建苹告诉记者,去年参加全国人大组织的全国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中,她发现全国都存在实习实训场所不足现象。但相对来说,发达省份稍好一点,因为他们有大量的企业在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兰州新区要想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基础,就必须是企业发展、产业布局先行,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

    兰州新区2011年启动建设,2012年获得国家批复建设。2011年到2015年,兰州新区加快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配套完善医院、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核心区12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6月份,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2017年职教园区要建成使用。届时,可容纳15万名学生就读学习。

    “从兰州新区目前的建设情况看,已经为职业教育发展培育出了良好的环境。新区范围内已建成或在建的企业,都是支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珍贵资源,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前景。”马建苹欣慰地说,比如新区已建成投产的兰石集团高端装备产业园,非常适合做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而且,职教学校也可根据企业的发展,为他们培养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对我省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职业教育人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本地经济的发展。”马建苹说,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和推动作用。以往,由于就业信息不对称,我省有很多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才去外地谋求职业,造成人才流失。而且,背井离乡的职业教育人才的社会价值在当地难以发挥,导致大家就业不稳定。

    五年来,兰石集团、科天化工、四联光电、亚太伊士顿电梯、陇星热能等44个项目相继在兰州新区建成投产,绿地智慧金融城、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等164个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同时,青岛啤酒、榕通管业等11个“出城入园”项目已建成投产,际华3512、兰州电机厂等18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兰州新区产业集聚为职业教育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要整合全省职业教育资源,提升现有职教专业设置,根据新兴产业发展,开办相关职业教育专业,让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产生良性互动。”马建苹说。

    据记者了解,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工作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兰州新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过程中,积极对接新区城市功能布局和全省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高起点、宽视野地做好教育资源整合,科学地规划职教园区入驻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发展。

    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不仅注重职业教育发展,而且大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再加上企业、产业布局合理,将形成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大基地,产学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非常受企业的青睐。这种创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在全国来说也是抢占了职业教育发展先机。”马建苹说。(记者赵卿赵万山)

( 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