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车女违章拿学生证要求“半价处罚”也是一种特权思维

06.08.2014  12:49

   作者:木须虫

  4日,“@南京交警二大队”在微博上和网友们分享了一件“”事儿:前两天,民警陈子骞处理了一起闯红灯的案件,正要对车主进行扣分处罚时,车主拿出学生证,要求民警给个“半价”。看到这件事的网友们纷纷表示惊呆了,凭借学生证,学生族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享受优惠,吃饭、看电影、参观景区……闯红灯被罚了也能“半价”?(8月5日《现代快报》)

  在执法现场,女大学生将驾驶证、行驶证以及南京某大学学生证一起递给了交警,并在警察作出罚款和扣分的处罚时,再次拿出学生证,要求“半价”扣分,看似荒唐的要求事实上有着潜在逻辑。学生证呈现出的潜台词,便是一再重申自己的学生。既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凭借学生证可以享受到很多的优惠与便利,那么,在交通处罚上理当有一定的“优惠”。

  显然,这样的认知并不仅仅是对法律法规的无知,潜意识还是规则意识的淡薄,在她眼里规则是有伸缩性的,是可以打折的,至于怎么打折,起决定作用的或许就是身份地位。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凌驾在规则之上的特权思维,其逻辑公式便是:我是学生,我区别于一般的司机。或许就个人来说,这些只是下意识的,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流毒是很危险的。如果某一天具有相对强势的社会地位与身份,又会不会凌驾在社会规则之上危害社会呢?

  “半价扣3分”因为特例而显得奇葩,颇为脑残的要求更易被当成一剂笑料。但是,理性来看又的确不好笑,倒是值反思。一个已经是研一的女学生何以为如此无知呢?难道真的是教育的失败,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素质?固然这也是一个方面,而在以笔者看来,更主要还是社会“无规则主义”的浸染与影响。这些年谈得最多的“中国式”,如过马路之类的,都在视秩序和规则为无物。而到了社会利益与法纪的层面,无论是“拼爹”还是“坑爹”,身份与地位都赋予了规则的优先权,而至于体制内的一些特权更是开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倒车。

  身份地位凌驾于规则之上跟臭豆腐一样,总是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却很香。正是因为如此,现实中差不多每个人深受其影响,或多或少潜意识里都有这么一种特权思维,只不过很多人不具备条件,沦为了喟叹式的幻想。从这个角度解读,其实提出“半价扣3分”的女大学还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清除社会特权思维,惟有强化法治的刚性。增强社会的规则意识,同样的也只能让规则来当老师。面对“半价扣3分”的要求,警察指出学生证五折的优惠不能突破法律的约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不只是给女大学生上了一课,也给全社会上了一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一个前提是让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木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