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优秀学生报考或一次性奖励12.5万

30.06.2014  13:14
原标题:北航:省排名前200名学生报考或一次性奖励12.5万

  随着高考放榜,高校争抢优质生源大战也迅速打响。学生刚查到分数,就有国内顶尖高校招生组老师找上门;多所内地和香港地区名校的招生老师广撒网、“打爆”高分考生的手机;不少名校承诺,只要学生愿意报考,专业、奖学金、出国交流机会等都“好商量”……白热化的生源争夺战能否“”出一流大学?

  为了吸引高分学子报考,不少高校设置了入学奖学金。记者了解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省排名前200名的学生,如果报考航空航天大学的吴大观班,入学即一次性奖励12.5万元。

  “虽然清华、北大有巨大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分考生都能选到一个好专业,所以希望争取这部分的考生来报考我们学校的顶尖专业。”北京某大学招生组的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让高分考生选取专业吃上“定心丸”,他们还推出盖了学校印章的“录取推荐表”,承诺只要高分考生报考,“所选专业优先录取”。

  北京某“985”大学还推出了“志愿摸底”服务大打“人情牌”。“来我们这咨询的考生都会留下联系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就会从高分到低分逐一打电话确定他们会否报考我们学校,报考哪个专业。协调考生报考的秩序,避免很多高分考生不约而同都挤到一个专业,最后录取不上的情况。

  “可调剂专业”政策也是很多高校吸引考生的好办法。“如果没录取到满意的专业,入校一年后成绩排名在前10%,可以换专业。”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政策可有效防止学校非热门专业受冷遇,从而拉低“录取分数线”。

   愈演愈烈的“掐尖大战

  25日下午两点是湖南高考分数放榜的时间。长沙市某中学的刘同学刚查到分数,就接到了来自北京大学招生组的电话:“你考的分数报考北大很有希望,一定要报哦。”刘同学告诉记者,“班上考取高分的同学基本上都收到了这样的电话。

  据媒体报道,今年首次在江苏招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出动了副校长、院士的豪华招生团队,在江苏省多市率先将20多名有望就读清华北大的高分考生收归麾下。

  “哪个大学都想录取优质的生源,这对学校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湖南某“985”高校招生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分析专业就业前景、量身定制双学位专业……有招生组老师表示,与考生“谈判”的过程几乎是给每个人做了一场“人生规划”。

   战场”前移从高二开始

  实际上,不仅是考后“掐尖”,在高考前的自主招生阶段,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抢就已经“白热化”。

  记者在湖南一所省重点中学了解到,“比如,北大、清华这两所学校的自主招生是两个互不干涉的系统,学生只能从中选一,因此他们都希望学校将最优秀的学生给推荐过去。”有老师向记者透露,“自主招生是学生自愿选择报考,但如果出现尖子生大多选择了某所学校,那么另外一个学校就会有意见。中学方面的老师就需要出面做学生的工作,尽量协调一下,均衡一点。哪所高校都不能得罪,不然可能会影响到来年对我们学校自主招生名额的限制。

  “虽然自主招生名额有限,但对象范围基本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因此在报名的层面上,对考生就已经有了‘前期’影响。”这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

  正因如此,竞争关系明显的清华、北大还将与优质学生对接的“触角”前移至高二。在湖南某重点中学,每年高二暑假,学校就会推荐考试排名靠前的学生参加暑期夏令营,参加后可以零门槛参加该校的自主招生。

  不仅成绩优异的学生炙手可热,顶尖特长生,更是各高校争相抢夺的重点。“奥赛取得好成绩、全国体育赛事拿第一的学生,是高校日后参加相应竞赛取得‘政绩’的‘杀手锏’。这部分学生早就以‘保送’的形式被录取了。”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

   ■他山之石

   国外可领多所大学通知书

  事实上招生“暗战”之下,一些“违规招生”行为也在悄然发生。讲竞争对手学校的坏话、搜罗对方的负面帖公开发布、用欺骗语言影响考生的志愿选择。

  2011年7月,复旦大学曾在其招生网上发布声明,上海西南一理工科高校招办老师冒充复旦老师致电考生,称此前与复旦所签预录取协议取消,导致部分考生受骗修改志愿。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在其本科招生网上针锋相对地发布一则兼具回应、澄清和谴责性质的声明,直指有关“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部分言论影射了交大。高校之间的“掐尖战”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高考志愿填报学生的选择有限,所以高校招生的‘排他性’很强。因此考生、学校的双向选择需要强化。比如国外一名学生可以拿到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和教育服务再做选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