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聘的温情反衬职称评聘的冰冷

19.01.2016  11:39

    1月7日,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在河南大学举行。专门举行一场如此高规格的聘任仪式,只是为了聘任一个副教授。这样的情况在河南大学从未有过。受聘老师名叫常萍,据了解,常老师不写论文、不评职称,但是她的课常常爆满。在常老师以讲师职称办理了退休手续之后,经学校研究,决定聘任常萍老师为副教授。

    据《人民日报》新媒体1月13日

    大学老师,不发论文不出书,只守着三寸讲台认认真真讲课,并且以这样状态保持到退休,这样的大学老师着实少见。常萍自己说,讲师与教授之间的收入差多少,自己现在也不知道。她认为,发论文出书评职称非常没意思。应该说,在常萍身上,流露着一名大学老师最朴素的教书情怀。她不再乎职称与收入,只在乎自己的课堂质量。

    她是一名教书之人,但未必就不是学术中人。在大学里,我相信学术做的好的未必有学生粉丝,但是学术做的不好的一定会被学生讨厌。屠呦呦不是院士却得了诺贝尔奖,陈寅恪先生没有任何学历和文凭却可以成为“教授的教授”与“四大国学导师之首”。因此,常萍虽然没有论文和专著,但其学术水平未必比其他人低。也正基于此,才有了“趋车几百里路来听课”、“许多研究生也来听课”的盛景。

    面对退休时寒碜可怜的讲师职称,学校表现出了温情的一面——特聘其为副教授,继续为本科生上课。应该说,学校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越界逾规之嫌,但也体现出了对这位“网红”讲师的关照,有很强的人文色彩。但是,既然是“特聘”,就仍然说明当下的大学职称评聘制度更加注重形式上的假大空。学校越是温情,制度就越是冰冷。

    发论文出书然后评职称,就是大学老师这一职业的终极目标,这很容易造成两个方面的恶果:一是,评聘职称工作很容易出乱子,徇私舞弊者、权力寻租、学术造假者,举不胜举;二是,一旦晋上高级职称,等退休、不上讲台、直接在外面跑来跑去做兼职赚钱,就成为了许多大学教授的工作常态,高级职称的大学老师离一线学生尤其是本科生越来越远。为了逼迫教授上讲台,教育部还曾专门发文制定制度,要求所有的教授必须上讲台;如果是副教授不上讲台,就不能评教授。

    “教授”两字,从字面上理解,是教给学生知识,是授以学生道理。说白了,教授就必须要教学。职称不是大学老师的归宿,越应该是教授,越应该离学生越近。虽然说,如何改变死板僵化的职称评聘制度以及过度依赖职称进行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各所高校,都更应该侧重教学,侧重于那些和学生走得更近的老师。至于职称,还是少在上面绑架利益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