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校学子“活化”白马藏族语言 促传承发展

24.09.2016  12:03

        今年夏天,西北民族大学“文化行者”团队探索开设“白马藏族语言及口头传统课堂”,保护传承白马藏族语言。图为志愿者们与当地孩子跳民族舞蹈。 陆秋洁 摄

新学期伊始,西北民族大学“文化行者”团队的罗全喜收到了一则好消息,他和伙伴们设计的“拾贝计划”项目入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甘肃少数民族儿童艺术团建设推进与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项目”,将获得支持在甘肃省文县铁楼藏族乡开设民族语言课程、民族故事班、民歌童声合唱团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白马藏族儿童使用民族语言,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生活在甘肃文县、四川平武县、松潘县和九寨沟县等地的白马藏族,人口不足两万人,有不同于藏语的民族语言“白马话”。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并受外出务工、学习等影响,“白马话”的使用活跃程度逐渐衰弱。根据罗全喜团队的调查显示,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能流利使用该语言的比例下降明显,以语言为载体的民歌、口头谚语、民间故事等传承状况面临严重困境。

为了能促进“白马话”和民歌、民间故事等口头传统语言形式的延续传承,罗全喜和西北民族大学“文化行者”社团的志愿者们在今年夏天走进文县铁楼藏族乡寨科桥村、草河坝村等白马藏族村寨,拜访村寨里熟知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老人、学者、乡村老师,收集“白马话”词条、白马藏族民间故事、谚语等素材,并整理形成了面向当地儿童的“口头传统夏令营教材”。

在这一基础上,第一期“白马藏族语言及口头传统课堂”在今年暑假顺利开课,超过50名白马藏族儿童通过词条学习、口述历史记录、民间故事朗诵比赛、话剧排练与表演等,重新认识和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故事等文化遗产。

经过三个星期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小课堂赢得了当地孩子和家长们的认可,很多孩子们在课后亲手制作感谢卡片送给老师。八年级的白马藏族姑娘田艳霞说:“老师们搭建了一座通往白马文化的桥,让我们认识自己拥有的民族文化,它是一座宝藏,会伴随我们一生一世。

对志愿者们“有求必应”的村民田健康也是地道的白马藏族人,他非常欢迎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寨子里教学、传播白马藏族的课程。“就需要像你们这样关注、保护白马文化的年轻人,也能带动我们白马藏族人重视我们的文化,希望来更多人。

看着自己的劳动收到了可喜的效果,项目负责人罗全喜深感欣慰。虽然活动时间与规模相对较小,但他希望这样的活动能让白马藏族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始关注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并进一步去探索、挖掘、保护、传承。

得知项目策划又一次入围公益基金支持计划,罗全喜又开始忙碌着组建新的团队。“在今年的项目基础上,我们计划未来三年内,协助当地社区和学校组建一支合唱团、编辑一部民族语言词典、探索一项综合型第二课堂实践课程,通过这些项目内容,促进白马藏族青少年深入学习、传承民族语言和文化。


信息来源:中新网   李雷雷   罗世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