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三农学会深入陇南成县调研电子商务工作侧记

05.02.2015  13:22

行胜于言走基层 探访陇南话电商

 


  ——清华大学三农学会深入陇南成县调研电子商务工作侧记

 


  白永峰

 


  1月29日至31日,清华大学三农学会电子商务实践调研支队8名成员秉承“行胜于言”的校风,不畏天寒地冻,不惧路途遥远,带着对“三农”问题的责任,对电子商务“陇南模式”的关心,在陇南成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电子商务实践调研工作。
   网上结缘:
  电子商务“陇南模式”备受关注
  实践调研支队队长电机系大三学生莫雅俊说,来陇南缘于一次上网搜索。从网络上了解到甘肃陇南借助电子商务,通过一根根网线、一单单快递,把大山中的优质核桃、花椒、木耳、苹果等各种优质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市场,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走出了一条帮助群众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道路,被称为“陇南模式”。特别是陇南成县以农产品网上销售为突破口,依托产业优势,通过市场运作、行政推动,围绕“实现电子商务集中突破”,突出电子商务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媒体助力网上销售,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确立协会、品牌、物流、网店、供货、宣传“六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和整合资源自建服务平台、借力外援合作“两条腿”走路的电商发展路子。带着对电子商务浓厚的兴趣,实践调研支队把寒假调研点选在了陇南成县。
   行胜于言:
  千里迢迢来成县调研

  实践调研支队先后到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成县电商协会、成县网货供应中心、陇南电子商务孵化园、红川镇电商中心、红川镇金银花种植加工基地,金瑞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每到一处,同学们都通过听取介绍、观看专题片、实地体验、探讨交流等方式对成县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府引导群众通过网上销售农特产品增加收入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扎实细致的调查了解。通过实地调研,清华学子高度评价了成县电子商务发展取得的成效。
  在成县电子商务协会,清华学子们详细了解了成县电商的起源、发展和目前运营的基本情况。在得知成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开设网店627家,电商从业人员达到1200多人,去年的销售总额达到了8300多万元时,他们为之深深震撼。化工系的蒋晓斌同学感慨地说:“在陇南山大沟深、交通相对闭塞的情况下,发展电子商务,为民增收致富的确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虽然交通闭塞,但这里的领导干部却有着敏锐的互联网思维,用他们的智慧与远见浇灌电子商务的花朵,让它在这遥远的西北内陆生根发芽,含苞待放。”当得知,在陇南每个干部都实名注册了新浪微博,开通了微信,每个单位都用自己的微博、微信助力电子商务发展时,杨培元同学激动地说:“当很多地方政府部门还没有官方微博的时候,成县已经有了新媒体宣传矩阵,也正是领导班子的思想进步,成县才会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才会在这里发展得这么好。”在成县网货供应中心,看到大学生村官刘琪正在店里为客人发货,同学们详细地询问网店销售情况,并对农特产品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走访。
   现身说法:
  召开助力高考·圆梦名校座谈会
  在完成调研任务后,为了更好地帮助成县高三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励他们向榜样看齐,1月31日下午,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召开了助力高考·圆梦名校——清华学子与成县学生(家长)交流座谈会。莫雅俊告诉同学们:“名校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我们愿以学长的身份帮助大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并祝愿大家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与会学生代表感触颇深,他们表示,今后,将以清华学子的成功经验来激励自己。
   感慨颇深:
  陇南之行印象深刻

  生命科学院大三学生杜天说:“在华灯初上时来到这座城市,2008年地震没有打倒她,短短6年,她又成长为陇南的一颗明珠。最初了解陇南源于成县的核桃,两天的调研,让我们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
  化工系大二学生蒋晓斌说:“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穿越大半个中国的我们终于来到了被誉为陇上江南的陇南。聚山之俊秀,集水之灵动,踏雪寻访陇南馆与红川镇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经管学院大二学生苗锦说:“有人说,西部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发展电子商务运输成本太高;有人说,西部地区地处偏远,人才短缺,发展电子商务引进人才任重道远;有人说,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发展电子商务出售产品利润微薄。但是,今天的经历让我明白:纵然有诸多客观不利条件,但我仍坚信,陇南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有着光明的前景。”
  电机系大二学生顾砾天说:“陇南之行,除了参观了成县和红川镇日益完善的电商中心、访谈典型的电商人物外,我们最大的收获是领导们的互联网思维,让我们受益匪浅。”
  电机系大三学生莫雅俊说:“来到成县,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成县人民齐心协力发展电商的凝聚力。两天调研,陇南电商所带来的巨变已深深刻在脑海,原来,在遥远的西北,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