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江新语》有三种境界

27.01.2015  12:43

    王国维谈治学之道,有三种境界;习近平讲理论学习,有三种境界;学习《之江新语》,亦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学其为文之道。这是基本功夫,包含两点。其一,行文要简,文风要实。学者著述,立言为本;干部做事,立功为本。五年治浙,短文二百,言之有物,深入浅出,实属不易。其二,主题要明,立意要准。书中时评,以民为本,坚持问题导向。为文之道,是立言之道,也是为政之道。文中所讲,即是政之所为,或想为。先学为文之道,再学为政之道,是读原著,明正道。

    第二种境界,学其为政之道。这是主要内容,包含两个层次。一为执政素质,二为执政意识。

    执政素质,分为四项能力。第一项,调研能力。调研就像“十月怀胎”,做到“点面结合”,占有信息优势,才能“一朝分娩”,得到真实的调研成果,据以评估并完善各项政策。第二项,组织能力。在调研成果上,科学组织各类资源,使之配置最优。比如:对于人才资源,应《多双“眼睛”选贤任能》;对于经济资源,应发现《利用民资大有潜力》;对于行政资源,《要“民主”,还要“集中”》,等等。第三项,学习能力。干部在各阶段的各个岗位上,培养了特定资源的组织能力。然而,碰到深化改革的新任务,能力不足的危险便逐渐显现。《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办法就在群众中》《求知善读,贵耳重目》等,讲的就是要在提高学习能力中,找到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第四项,沟通能力。在调研、学习与组织中,干部每项工作都在沟通中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寻找共识。省委书记匿名开辟时评专栏,是创新干部与党员群众的沟通方式。这四项能力,是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培养起来的执政素质。

    以执政素质为基础的执政意识,具体有三点。第一点,矛盾意识。分析矛盾,是干部突破瓶颈、干出实绩的首要意识。《要把困难当作机遇》《化压力为动力》《虚功一定要实做》《既重务实,又重务虚》《积小胜为大胜》《宜轻则轻,宜重则重》等,便是矛盾分析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典范。第二点,全局意识。《学会十指弹琴》讲的是全局意识的方法论,《“四位一体”的辩证统一》讲的是全局意识的具体实践。按照“四位一体”的布局把文章归类:经济文明类则有《要看GDP,但不能唯GDP》《在土地问题上要长期从紧过日子》《将服务业培育壮大为“主动力产业”》等;政治文明类则有《不要引导领导干部当“满票干部”》《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等;精神文明类则有《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先进性教育重在“强身健体”》等;社会文明类则有《基层矛盾要用基层的民主的办法来解决》《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等。第三点,先机意识。这一点是干部把握趋势、走在前列的内在要求。先期谋篇于生态文明,是先机意识在文集中最鲜明的表现。《既要GDP,又要绿色GDP》《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等,探讨了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这三点相互贯通的意识,是干部在四项能力运用中,实现的思想升华。干部做事,讲究领导艺术,把好事办好,把坏事变好,做到执政素质与执政意识的统一,最根本的在学习其为民之道。

    第三种境界,学其为民之道。这是灵魂向导,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初衷为民,心意要真。执政初衷若是为民,则能如《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中所讲,“做到慎用权、善用权、用好权,既要管好自己,又要防止他人利用自己的权力和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则能如《要“干事”,更要“干净”》和《做人与做官》中所讲,“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则能如《要甘于做铺垫之事》中所讲,有“成功不必在我”的情怀。另一方面,政绩为民,效果要好。政绩是执政效果,反映着执政初衷,是评价政策是否惠民的指标。《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要“平安”,不要“平庸”》《“潜绩”与“显绩”》等,一语道破,政绩不是金杯银杯,是人民的口碑,不是急功近利的显绩,是泽被后人的潜绩。为民之道,是为文之道与为政之道的最高境界。初衷靠德,政绩靠才,德才兼备是干部躬行为民之道的至善追求。

    □据《学习时报》王起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