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去哪儿”事件追问的是“慈善在哪儿”问题
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4年前爷爷奶奶相续去世,他独自一人艰难生活。5月底,他的故事在广西电视台播出后,深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把杨六斤接到深圳,学校准备资助他读书。6月20日,镇政府干部等一行来到深圳,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表示其现在已经是公众人物,需要他回去处理事情,包括捐款。然而,杨六斤已经喜欢上在深圳的生活,表示不愿回去,而康桥书院的老师也不想让他走,双方一度僵持,协调两天后,康桥书院最终同意广西来的人今天将他带走。(6月23日南方都市报)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14岁男孩杨六斤从一个艰难生活的孤儿变为公众人物,不仅从偏僻的乡下来到繁华大都市,吃到平时过年才能吃到的食物,游玩了以前从没听说过的地方,从无人陪伴到现在“有大哥哥和弟弟玩”,面对着天壤之别的生活,即便是一个成人,也会乐不思蜀,何况一个孩子?因此,他不想回家,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如果就此认为他更适合于深圳,甚至声讨广西人民太过冷漠似乎也太草率。梳理新闻,4年前他爷爷奶奶相续去世,他开始独自生活,而他的困苦生活也是广西电视台关注并发布的,短短二十几天里,就收到了几十万元的捐款,可见爱心不分地域,一样温暖人心,只是相比较而言,深圳人民的行动力更能体现深圳速度,更具快速和高效。但是,假如去深圳不是仅仅通过其堂兄,而是被当地政府和媒体知晓的话,他可能不会在2天时间内就被深圳义工带走。
无论是否承认,杨六斤的事情电视台播出后,很多人都来关心他,他现在确是公众人物,几十万元的捐款如何使用肯定要遵从本人及捐赠者的意见,在保证杨六斤的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前提下,让捐款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需要各方商议的话题。至于在深圳生活,对于一个已经十四岁的孩子,新鲜感过后会否有所不适应,假如广西的城市也为他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是否也会让其不想回家?没有户口、没有父母的孤儿能否在深圳参加本地升学考试?……都有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实际上,广西、深圳双方都有着关心孤儿的宏大爱心,或许也都有着一些现实的考量。但既然都是为了孩子好,就应该双方交流意见,取长补短。广西方面可以反思这几年为何对孤儿关心不够、告知捐款的详细收支情况、对其未来生活的计划安排等,深圳方面可以介绍成功经验,如何让孩子喜欢和适应新生活等。双方精诚合作,尊重孩子意愿,给孩子提供最适合于生长的环境,并注意观察孩子长期的身心变化和精神诉求,让慈善和爱心持续地、长久地发挥作用,而不是成为争抢的对象。
笔者很认同深圳义工所说的话,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让“聚光灯”影响其生活,这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现在“孤儿去哪儿”成为双方争执、公众争议的焦点,连小同学都拉着杨六斤说,“我们不会让他们把你带走的。”此情此景,似乎偏离了慈善和爱心的美好内涵。“孤儿去哪儿”当理性对待,让杨六斤快乐、幸福地成长,更要让慈善之光照耀到更多的“杨六斤们”身上,不让他们因无人关注而承受不该有的痛苦,也不让他们因太多目光而面临过多的“条件”和抉择。而无论是否有舆论的“聚光灯”,都一如既往地保护每一个孩子的权益、快乐和身心自由,当是现代慈善和现代文明的现实主题。(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