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赵永华家庭

22.03.2016  13:24

  天津市红桥区一个普通居民家庭。赵永华夫妇是天津市首例自愿申请遗体和眼角膜的“双捐”志愿者夫妻,他们开办了“永华热线”,义务向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他与妻子共抚养过12名老人,其中有5名残疾人,并为7位老人送终。

  从寂寞聊天到进家干活做事,从陪伴逛街到求医治疗,以及协助办理低保金、残疾手续,开通帮扶热线,9年间帮扶求助达8700余件。在老赵的影响感染下,他的家人也都争着做好事,9岁的小孙女获得了全市敬老孝亲小模范的称号。

  1998年,老赵夫妇在看了报纸有关报道后,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老赵夫妇几经周折,成为天津市第一对双捐遗体和眼角膜的志愿者夫妻,也成为遗体捐献的倡导者。

  2010年,赵永华与孤寡老人霍雅琴签订了“扶养协议”。霍雅琴老人76岁,腰部以下瘫痪多年,生有严重的褥疮。老人在与赵永华的接触过程中受到感动,还立下了捐献眼角膜、回报社会的遗嘱。2012年,在老人病危之际,赵永华把老人从社区养老院接到家中,直到老人安详离世。

  长达16年的时间里,赵永华先后赡养、照料孤寡老人、盲残人士多达60多位。照顾老人不仅要投入精力,而且还要投入不少财力。这对于月收入仅1000多块钱的赵永华来说,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特别是赵永华1993年从天津机械链条厂下岗的那段时间,夫妇俩每个月仅靠400块钱生活费维持,省下来的钱全都用在老人身上。为了改善老人们的伙食,他时常到路边捡拾饮料瓶、废纸箱变卖。对老人大方的他,对自己却非常吝啬,从1993年至今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

  赵永华几乎每天都蹬着那辆伴随他多年的破自行车,轮流到养老院或老人们的家里看望,陪他们聊天。如今已经70岁的赵永华,每天的工作就是奔波在各大养老院之间,为老人送去关爱。他说:人总有老的一天,有能力的话应该让这些孤寡老人多享受一点晚年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