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红:节俭为何能养德

30.09.2014  18:22

  作者:孙永红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什么节俭就能养德?笔者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体会,谈几点认识。

  节俭,能培养人的爱心。经济学家说过,奢侈是公众的大敌,节俭是社会的恩人。我们经常开展各类献爱心活动,将自己不用的物品拿出来给急需的人,帮助其渡过生活难关,重拾其生活信心。奢靡者眼里只有自己,节俭者却常常想到别人。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现象,一个善于献爱心的人,绝大多数是生活节俭而不奢靡不浪费的人。看到一位老人衣不遮体,首先动发恻隐之心,把自己不用的衣物,有些人甚至把穿在身上的衣物毫不犹豫地脱下来披在老人身上。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依旧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经济并不富裕到那么慷慨的地步,由于有了爱心,平日里就很注重节俭,将自己不用的东西收集起来,并时刻关注哪些人需要这些,而不是不想用了就扔掉。有了节俭,我们有能力去献爱心,有了爱心,就会更加注重节俭。爱心和节俭同生共进,相辅相成。

  节俭,能让人更有孝心。中国古代众位贤达者的家训往往以“俭”字当头,曾国藩家书、左宗棠家训等尤为可鉴。宋代名臣司马光说:“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不少父母自己生活就很艰辛,也就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在子女身上却很能舍得投资。以孩子身穿名牌为荣,认为孩子穿得体面,父母脸上也有光,认为做父母的苦一点不算什么,再苦不能苦孩子。经常可以听到有父母说:“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不能让孩子也像我这样,看着孩子穿得体面、吃得舒服,我心里高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这一点无可质疑。然而,也就是在这种溺爱光环的普照下,好多孩子从小养成了出手大方、肆意挥霍的习惯。从小开始就养成“面子消费”,衣服饭菜宁剩毋缺、宁多毋少,这样才有面子,或是“炫耀消费”,不选对的,只买贵的,以此炫耀自己多么有钱、身份多么优越、社会地位多么显赫。尤其在追逐异性方面,特别能奢侈,特别能浪费。但是毕竟家境不够富裕,经济来源扩大不了,夸耀习惯了,一下子手头没了资金,怎么办?今天骗家长,说是学校收费,明天骗亲戚,说是要买书,骗完亲戚家人怎么办?只好去偷,去抢,甚至为了一百元去杀人。一个充满了谎言的孩子,我们能指望他将来有多孝顺?从小就知道节俭的孩子,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理解父母的爱心和父母的辛酸,能主动为父母考虑,即便是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愿意告诉父母,有泪了就悄悄抹去,给父母报喜不报忧。千方百计省钱,不穿名牌,有衣穿就行;不吃高档,够得上基本标准就行,省下来的钱给父母添衣加饭。这样的孩子,将来不孝顺都很难。

  节俭,能锻炼人的意志。从小节俭习惯的人,由于深知幸福来之不易,所以很会珍惜一切机会。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勤思考善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上学时候,不是把精力放到玩游戏、看电影、约会、唱歌上,而是清心寡欲,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门心思学习,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工作了,由于眼前的幸福来之更不易,更会主动进取,白加黑、“5+2”努力工作。工作态度端正,不但高质高量完成自己的工作,还会“没事找事干”,帮助他人完成工作,而不是今天喝的醉醺醺,明天玩的乐逍遥,上班时间找不到人,即便是在办公室也是浑浑噩噩。人生没了方向。

  节俭,能使人永葆奋发有为的志气。一个人精力有限,如果把注意力都放在怎么吃好,怎么喝好,怎么穿好、怎么玩好上,敢想敢干的锐气肯定会消退,干事创业的进取心也会削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会变成撞钟的和尚,有些甚至是做了一辈子和尚结果连钟还撞不响。如果每天沉醉在灯红酒绿、花花世界里,彻夜不归,结果第二天要么头疼,要么疲乏,这样的个体经营者,能不亏损吗?这样的公务员,能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吗?鲁迅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一些高官似乎更愿意回忆自己当“放牛娃”的经历,以及在青少年时代吃过的种种苦,就是因为艰苦的岁月,节俭的日子更能让人享受生活,感悟人生的真谛。“穷快乐,福惆怅”,就是这个理。

  穷当克俭,是美德;富而思俭,是更高层次的美德。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应成为我们放弃节俭的理由。我们不是苦行僧,也不会刻意去过艰苦日子,没必要非要穿补丁衣服,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古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不仅仅是把一分钱当成一毛钱用那么简单的事,事关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事关党风政风走向,事关中国梦的实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