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专家就高龄父母备孕问题答疑解惑 备孕二孩五大问题要注意

04.11.2015  12:06

  原标题:省、市妇幼专家就高龄父母备孕问题答疑解惑

  备孕二孩五大问题要注意

   中国甘肃网11月4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甘菊萍) “全面二孩”政策发布后,不少家庭跃跃欲试,但也有不少父母揪心,尤其是60后、70后父母,担心年龄大了生孩子风险大,心中的疑问颇多。如果再生一个宝宝,爸爸妈妈们应做哪些准备,如何降低风险,以确保妈妈和孩子的健康安全?昨日,记者就很多家庭关心的备孕二孩前应做好那些准备工作等问题,省、市妇幼有关专家进行答疑解惑。

  1 高龄父母生二孩胎儿畸形率增加

  众所周知,女性年龄是影响生育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若是夫妻双方都有再生二孩的意向,那么这件事还是尽量早些完成的好。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佟亚莉说,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是25~29岁,30岁以后女性生殖能力开始下降,35岁以后生殖能力直线下降,而40岁后女性逐渐进入绝经期,鲜有成功妊娠者,年龄与生育能力有直接关系。即使在试管婴儿治疗中,当女方年龄小于35岁,成功怀孕的几率更大,因此如果需要生二孩,最好在35岁以前。而最年轻的60后和年龄最大的70后,都已超过40岁,女性年龄要是大于35岁后,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同时,男性若是超过40岁,胎儿的畸形率也会增加一倍,所以建议计划生二孩的夫妻,要抓紧时机,切莫错过了最佳的生育时机。

  2 高龄妇女生二孩须做产前筛查

  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李萍说,曾经生过孩子的产妇在生产中发生重症或死亡等不良后果的比例要远高于第一次生孩子的产妇,所以建议再次妊娠的妇女,一定要到医院定期进行孕前检查,有基础疾病的女性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及时诊治。对一些有妊高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病等内科合并症的妇女,要把原发病控制得比较好后再考虑怀孕,如果怀孕有可能会加重原发病,则建议不要生二孩。还有就是备孕二孩的女性一定要做妇科检查和对身体做全面检查,在对宫颈筛查、卵巢检查确定无问题的前提下考虑怀孕。此外作息时间一定要正常,控制好体重,保证身心健康。

  省妇幼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孙庆梅主任还建议,对于高龄产妇而言,还需要检查有无不适合怀孕或高风险的内科疾病,可做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压测定、病毒及抗体检测、营养状况检查、妇科检查等,如果发现问题,需治疗控制后再准备受孕。

  3 剖宫产妇女需2至6年内再生育

  “剖宫产术后最好过两年再怀孕。”省妇幼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孙庆梅说,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壁伤口在短期愈合不佳,胎儿的发育使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壁变薄,而手术伤口处是结缔组织,缺乏弹力,新鲜的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过程中容易胀破而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两胎相隔的时间越久越安全,剖宫产者如果超过6年,子宫切口的疤痕会逐渐变薄,肌纤维会变成结缔组织,张力变差,子宫破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以一般建议产妇在剖宫产后的2至6年内再生育,不宜隔得太久。

  而就第一孩剖宫产,第二孩也必需剖宫产吗?对此,孙主任说,如果只是因为宝宝胎位不正的原因而剖宫产,那么再生育时只要排除这些因素,还是可以顺利生产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孩是剖宫产,怀第二孩时,准妈妈要多做几次产检,请医生关注子宫和胎儿状况,一有出血、腹痛等情况要立即来医院。

  4 夫妻双方不能擅自用药

  很多夫妻在怀孕早期可能还会吃一些孕妇忌服的药物,这对胎儿发育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孙庆梅提醒,从不采取避孕措施起,夫妻双方不能擅自用药。

  孙主任说,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应在停药后6个月再怀二孩,如果长时间服用避孕药或放置节育环,环后需观察3个月以上,无异常变化时才可受孕。在这段时期,最好采用避孕套避孕,否则因停服避孕药或取环所致的非常规排卵及子宫膜受损时怀孕,胎儿就不能正常发育。此外,在怀孕前,人们习惯上强调女性应该注意营养,而对男性的关心不够,其实精子的质量对于一个胚胎发育来说也非常关键,所以准备要小孩的夫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要戒烟限酒、远离辐射、平衡营养外,准爸爸更是要通过锻炼来提高精子质量。

  5 想生二孩提前3个月做检查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围产中心主任周敏说,女性有再怀孕的意愿时,至少提前3个月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和评估,且重点评估三大方面:全身情况的评估,心、肺、肝、肾功能是否适合怀孕,体质和营养状况好不好;了解基础血压、血糖等情况。生殖系统的评估,卵巢功能如何,有没有妇科系统的疾病,特别是宫颈,如果第一次生产是剖宫产,那要着重评估子宫疤痕的情况,这也是经产妇和初产妇的主要区别之一。生活、工作状态评估:如果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处在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都要改变,以前生过畸形儿或有遗传性疾病,再怀孕,还可能再发,需要产前咨询。如果女性通过评估,发现有问题存在,可能要请产科、内科、外科、妇科、产前诊断甚至生殖辅助的专家一起会诊,解决问题后才能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