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蓝翔技校的围攻是一种舆论剿杀
原标题:蓝翔被误杀了吗
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及其创办人荣兰祥被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缠身,成了媒体关注排行榜上的连续热点。在集体围攻下,蓝翔这一次最终没能挺住,据说目前来校新生人数下降了90%,亏损已成定局。
与那些靠炒作丑闻“扬名立万”的娱乐明星不一样,盛名之下的蓝翔并没有走出一条关注度与收益率扶摇上升的曲线,反而一落千丈,收获了关注,却没能收获业绩,收获了点击率,却输掉了口碑。
有趣的是,至今为止,除了校长家的一堆破事,很难说蓝翔就干了什么不好的事,也很少有人去关注蓝翔在人员培训上存在什么问题。不少人对蓝翔本身的质疑除了一些捕风捉影的猜测,无非是广告做得多一点,海口夸得大一点,这样的培训学校几乎比比皆是,但蓝翔却被当成了一个反面典型推到了舆论的审判台上。
有人把它视为一种舆论绞杀,未经审判的定罪,仿佛蓝翔早就已经被认定为某种妖孽,反感在先,立论在后,其后所做的不过是反复地证明这一结论。
在这个什么都不妨拿来调侃一下的时代,蓝翔的存在价值早就不在于它的挖掘机技术有多强,而是它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口水。人们对着所谓的神话和传说怀着天然的警惕之心,任何一个神秘的不透明的存在都会被视为异类,欲曝光之而后快。
蓝翔是被“玩”坏了,正像它当初用一种生硬野蛮的方法嵌入到公众的视野中一样,它可能是第一个没有倒在培训的质量好坏上,而是倒在口水中的学校。
蓝翔其实有很多次拯救自己的机会,不过它每次都把头埋在了沙里,等着风暴过去。它已经习惯于用明星和华丽的词藻来解决问题,而不打算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说明问题。明星能代言那些普普通通的产业工人吗?这个画面本身就不真实不接地气。
很不幸的是,蓝翔自身品行上存在的问题加剧了这一过程。如果把对蓝翔的围剿形容为一场战争的话,其实集结号早就吹响了。只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能伤害到蓝翔。校长本人的家事很显然是一个突破口,校长的私德问题是蓝翔的软肋所在,用否定校长的方式否定学校,事实证明,这一次真的击中了学校的要害。一个私德有亏的人做明星,容易被原谅,但是一个私德有亏的人做教育,那是要被人唾弃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蓝翔因校长个人的声誉跌入低谷,是一种不幸。公办学校出一个奇葩一样的校长,大不了一免了之,但像蓝翔这种带着强烈家族色彩的私立学校,学校的名誉跟校长个人的声誉不可避免地捆绑在了一起。蓝翔如今的困境不是偶然的。蓝翔兴在用钱砸出来的名声上,也倒在用钱来砸上。这与其说是一种墙倒众人推,倒不如说是对神秘和所谓的高大上的反弹。这种命运恐怕早在它请来明星代言,用一种不可一世的广告词到处撒网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别以为炒作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大家只是还缺少一道宣泄的口子。
一所学校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却要在一夜之间面临这样的局面,这无疑是可惜的,但如果能推动培训市场走上法治、走入教育本身的轨道,又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