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再读”说出了阅读分级制的尴尬

01.12.2014  23:37

    “我是一个中学生,现在老师推荐看莫言老师的作品,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莫老师的书看着看着就会看到一些描写性行为的部分,我不知道这适不适合中学生看”?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30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演讲时,遇到了一位让他“坐不住”的中学生。(11月30日 中国新闻网)

    当被问到作品露骨描写适不适合中学生,莫言的回答倒也直接——“现在别读,婚后再读!”主打魔幻现实风格的莫言,作品的确谈不上老少咸宜,至少在中学以下阶段就有可能会产生阅读障碍。有同事向笔者借阅一本莫言的《檀香刑》,说是要以飨她那读初二的女儿,对此笔者深不以为然。

    在2003年,同样大有来头的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尘埃落定》,就曾被传出入选某权威出版社推出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因该书不乏入骨的性描写,引来不少家长的投诉。最后惹得教育部发出声明:《尘埃落定》不是语文“必读书目”,此事才“尘埃落定”。

    教育部门有澄清事实的应有之义,然而图书市场却往往不领情。更多更快地把所谓的畅销书出售出去,尤其是面向具有相当阅读兴趣的中小学生,这在卖书人看来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今莫言的书仍然在大卖,但客观来说,高深的魔幻现实主义和部分性描写,很难说是对中学生这个年龄层的量体裁衣。如果可以,他们更可以选择同样魔幻的《指环王》《哈利波特》等优秀作品。

    而关于《哈利波特》,也曾牵扯出一段关于国外图书出版社和作者关于分级阅读的龃龉。《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过,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标注“青少年”的字样,因为自己的书还有儿童读者在读。管斑窥豹地看,国外对于分级阅读早已经有了深耕性的运作,并能够让作者和出版商就阅读领域划分而进行求同存异的交流。但在国内,面对着中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质疑,莫言老先生也只能用“婚后再读”来做挡箭牌。

    国内也不是没有破冰之举,对于儿童读物就有相当大的指导性力度。但是对于年纪稍长的中学生阶段,就几乎和成年阅读混为一谈。但就客观来说,阅读分级是无法在年龄上做出一刀切的简单举措,而是要用细化的层面来堆砌出权威的阅读指导意见。当欧美国家早已有成熟的26级分级阅读体系,我们是否也可以考虑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动作呢?

    莫言给出让中学生不要读自己书的“奉劝”之时,心中必然是有苦楚。毕竟,一个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他的初衷必然是阅读群体的最大化。但由于图书市场上阅读分级制度的部分空置,于是自己就只能在大众面前客串了一把“大义灭亲”。但现在来看,阅读分级制度至少很难在儿童以上的层面延伸。毕竟,人为的设限,有分流阅读和购买的可能性,对于作者和出版商来说,都是利弊交织的纠结。而这,也只能为坊间徒增一句“婚后再读”的尴尬。(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