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摆出“老黄历”媳妇施展“瞒天计”

09.12.2014  19:10

老人非要倒药渣子,我只好自告奋勇咧。”因为身体不舒服,家住武昌华锦花园小区的张女士近日开了一些中药,打算调养,但婆婆却打算把药渣泼在地上让人踩,说这样才能让病好得快,为了让老人心里舒服又不脏了路面,张女士特意“”了婆婆,替婆婆去倒药渣。

张女士介绍,因为最近常常失眠,老觉得腰酸背疼,便找到相熟的医生开了中药,打算调理下身体。张女士的婆婆得知后,便承担起为儿媳妇熬药的任务,熬完药,张女士却看到婆婆提着药罐子往外走,她一问,才知道老人打算出门将药渣倒在路上。“让别人踩,病就跟着被人带走了。”婆婆的老观念让张女士哑然失笑,“你撒得到处都是,影响卫生,别人还得扫半天。”她劝说老人将药渣倒进垃圾桶,说随地扔垃圾是没素质的表现。婆婆听了明显有些不高兴:“我是为你好,到时你病不好别怪我。

无论张女士怎么说,婆婆就是转不过弯,无可奈何的张女士突然灵机一动,说,“天蛮冷,我出去倒吧。”出门后,她用塑料袋将药渣一装,扔进了垃圾筒。

万一婆婆不相信我倒路上了,出门冇看到么办?”这也没难倒张女士,她告诉婆婆,为了不破坏小区环境,她特意绕了远路,将药渣丢到附近一处建筑工地上了,婆婆这才满意地点了头。张女士告诉记者,等她病好了,就打算向婆婆坦白,“这样一来也能告诉她,药渣不用踩,我的病就能好。

不同时代的特定生存背景,造成了不同代人的不同性格。记者采访了10多位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后发现,因生活观念不同造成的矛盾还真不少。

家住汉口花桥二村的小陶说,父母不舍得丢东西,家里囤着各种上了年头的旧衣服、小摆设,占着位置,也派不上用场,每次劝父母扔掉,老人总说,“现在丢了,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小陶无奈地说,“我初中的校服还在,你觉得我可能再穿吗?

武昌徐东雅苑小区业主杨小姐吐槽,妈妈舍不得浪费饭菜,每次她回家吃饭,妈妈会做不少菜,吃不完又不愿浪费,于是总给杨小姐和自己不停地添,非要看着把饭菜吃干净,“吃撑了对身体不好,浪费就浪费了,可她还是总强迫我吃,她也吃得难受!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晓边认为,年轻人应该给老人一定空间,认可他们节俭、踏实的生活态度,至于迷信,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慢慢改变老人的行为习惯。父母也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朋友,顺从生活方式的发展、生活的变化,多参加社会生活活动,开拓视野,不再只将眼光聚焦于家庭生活,和子女们保持“一碗汤的距离”,通过双方互动和改变消除代沟。

作者 记者刘晨玮

来源: 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