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贝娜被疑假唱 乐评人批姚贝娜父母发死人财引不满

17.07.2015  15:29

  已经去世的歌手姚贝娜,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广东省候选人。简介中,姚贝娜热衷公益的一面得到描述:2006年起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公益品牌栏目录制,随《欢乐中国行》、《心连心》等栏目赴全国各地演出。她担任“粉红丝带乳腺健康粉皮书”宣传大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抗癌宣传健康公益大使、“爱的小桔灯·儿童关爱行动”爱心大使。不幸病逝后,她的眼角膜捐献给了多位受捐者。

  明星身份让姚贝娜候选的消息再次引发关注,引起争议。争议有两个:一个是,已经逝去的人还可以成为道德模范的候选人吗?为何有那么多健在的道德模范不去表彰?另一个是,娱乐明星是否可以成为道德模范候选人?娱乐明星热衷慈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包装和营销的策略,明星在利用其身份推动慈善的同时,也已经获得了公众赞许和市场回报,怎么可以再把道德模范的称号赋予他们呢?

  对于道德模范的评选和评价,我们通常会有一种刻板成见:道德模范一定是平凡的人干出了不平凡的事。平凡的人,说的是他们职业普通、身份简单、生活简朴,有时甚至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不平凡的事,说的是他们的付出感天动地、出人意料、富有冲击力,最好是在某个特殊情境中作出惊人举动。如此,才能产生一种冲突张力和反差效果。如果道德模范只是特殊时间点上的巨人,或者行为高到让人感到不可模仿,那么即便他们作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是道德上的巨人,人们学习的热情也不会太高。

  从这个角度看,姚贝娜成为道德模范候选人反而是一件好事,在迎来争议的同时,也在打破关于道德模范的“刻板成见”—在道德模范的评价中,需要表彰的是精神和力量,至于表彰对象的面孔是怎样的,不应该有定论。那些最初看起来不像道德模范,但实际上是人们可以学习的人,他们当然可以是这个社会学习的道德榜样。无疑,热衷慈善、积极向上的姚贝娜就是这样的人。即便她已离去,但她的影响其实还在,还可以长久存在。

  腾讯娱乐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歌手姚贝娜从歌唱比赛里出道,疗愈的歌声受到很多歌迷喜爱,然而她1月乳癌复发,结束了33年生命,留给歌迷无限感伤。怎料,近日有网友“歌霸”自称是乐评人,公开质疑她假唱,甚至发文攻击她家人,直呼“难怪她死不瞑目”,引起大批网友不满。

  歌霸15日在微博贴出多篇文章,内容直指姚贝娜过去出席活动假唱,他分析“这世界上没有歌手能够在现场演唱时,做到100%标准音不差一个音分,除非是机器人。”文末还讽刺姚贝娜“假唱演技颇为出色”,他甚至还攻击对方的家人是“奇葩父母”,在文中直言“难怪她死不瞑目”。

  歌霸的批评文章贴出后,引起大批粉丝不满,批评他拿已逝姚贝娜作文章;而姚贝娜经纪公司总监张亮也出面回应,关于假唱一事,过去确实有些直播的音乐活动确实有此要求,姚贝娜虽照公司要求假唱,“但她非常不喜欢这样做,所以她更喜欢可以真唱的音乐节目。

  对网友“歌霸”批姚贝娜假唱一事,张亮表示讨论音乐没关系“但他如果是专业乐评人,不会不了解这些基本行业的常识。”且该网友已攻击到去世的人以及姚贝娜的父母,令经纪公司无忍纵容对方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