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首家娃欧商场拖欠租金或离场 将瞄准教育业

10.06.2014  21:18
  时下,非房地产类企业进驻商业地产似乎已经不是新闻。尽管新进入者前赴后继,但已经有人在开始不久后就狠狠摔倒。

  近日有消息称,娃哈哈在杭州钱江新城的首个商业地产项目——杭州娃欧商场由于持续亏损已经难以继续经营,且其已拖欠商场租金达半年,并有意解除合同离场。

    对此,娃欧商场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娃哈哈集团新闻发言人也未向记者就上述事件作出回应。

  从商业、白酒到文化、高新技术……娃哈哈的多元化版图越来越大。分析人士指出,在跨领域投资和跨领域经营上,娃哈哈必须更加谨慎。

  商家撤离/

  昨日 (6月9日),杭州钱塘江畔,天气初显燥热,娃欧商场就身处位于钱江江畔的尊宝大厦内。据悉,尊宝大厦属浙江浙欧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欧置业)旗下。

  与室外燥热的天气相比,娃欧商场显得极为冷清。其北侧进口处一台屏幕卡住,一直显示混乱的界面,却无人处理。

  娃欧商场是娃哈哈商场版图的第一个项目,于2012年11月29日开业,根据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的计划,这个以欧洲品牌商品为主的商场,将是娃哈哈进入终端零售业的首个百货零售商业项目,也是他零售业梦想的起点。

  公开资料显示,娃欧商场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共有4层,一楼经营钟表珠宝,二楼女装,三楼男装和鞋包,四楼除服饰外还兼营餐饮,每层有近20家店面。

  走进商场,4层楼里顾客寥寥,电梯空荡荡的,尤其是第二层,几乎整层商家已经搬空;而在去年3月商场举行国内加盟招商大会时,记者当时在场,整个二层都遍布着来自欧洲的鞋、服装等商品。

    一楼一家销售法国品牌手表的商家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店已经进驻商场一年多时间,周一到周四几乎没有顾客,周末情况稍好,“每个月大概两三万元的销售额,主要是为了做展示”。

  娃欧商场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年多来,一些销售状况不好的商家已经撤离,目前仍留在这里的状况稍好。而在去年招商大会时,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商家告诉记者称,进驻娃欧商场主要是冲着宗庆后当时的“首富”名号来的,希望通过他的影响力在中国把生意做好。

  物业方浙欧置业有关负责人告诉  据悉,当初为引进娃哈哈入驻,浙欧置业给出了低于市场价的租金,但即便是拥有如此优越的基础,开业一年半以来,娃欧商场传递给外界的也多是经营惨淡、持续亏损的信息。宗庆后当时的解释是,新进入的领域需要时间培育,交点学费很正常。

  对于娃欧商场的经营状况,记者来到商场办公室试图进行采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婉拒了采访要求,示意记者采访娃哈哈集团外联办。其后,记者试图联系娃哈哈集团新闻发言人,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对方对上述事件的回应。

  商业地产野心/

  北京晖邑零售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告诉   刘晖告诉记者,杭州市场上有银泰、杭州百货,杭州大厦等知名零售商,尽管在定位上娃欧商场想与它们错开,但在招商上却并没有实现既定目标,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进驻。

  2012年,为进军商业零售市场,娃哈哈集团与几家经销商合资成立了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投资17亿元,主要投向娃欧商场。

  2013年,宗庆后宣布了“百店计划”:2013年在全国开设5至10家商场,未来3至5年内在全国开设100家商场或城市综合体。

  有业内人士照此估算,娃哈哈旗下商场的拓展速度每年约为20家,与万达打造万达广场的速度不相上下,这样的速度让业界人士惊叹。

  目前,娃哈哈除了杭州娃欧商场外,并没有成型的项目落地。此前娃哈哈还称准备与远东百货、来福士等业界同行洽谈合作,之后也没了消息。

  中投顾问高级顾问刘建修告诉  “购物中心开得太多了,现在大家都在扎堆做这个产业,严重超过了国际人均商业面积数量比例标准。”刘晖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娃哈哈大举开设百货商场购物中心有点“冲动”,“现在第一个项目表现不好,后面很难再继续开设。”

  有接近娃哈哈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发展商业上面,娃哈哈融资手段并不是只靠自己出钱,“还有一些代理商、经销商也出了钱,相当于基金模式,势头不对资金就容易撤离。”

  下一站:教育市场/

  娃哈哈的野心不单是商业地产。

  工商资料显示,今年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三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三捷)共同出资成立了杭州娃哈哈三捷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杭州三捷投资),负责运营娃哈哈未来城。

  据悉,在这一合资公司中,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额300万元,持股比例15%;上海三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额为1700万元,持股比例75%。

  记者注意到,工商核准的杭州三捷投资的经营范围包括 “实业投资、教育信息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法定代表人杜建英。

  4月份,杭州娃欧商场开始进行重大调整。其主体部分已经被改成“娃哈哈未来城教育中心”,主营儿童教育咨询、教育服务等,娃哈哈也以此宣布正式进军教育产业。

  据了解,杜建英曾任娃哈哈总经办主任和党委书记。2008年,杜建英突然辞职,2010年,杜建英在上海注册成立了上海三捷。

  杜建英此前公开表示,教育是个高回报行业,如果把第一家做好了,今后复制到全国是较容易的事。

  据  对此,  “娃哈哈做这个的内幕并不清楚。”在刘晖看来,教育行业投资小但回报快,但娃哈哈此举的意图却令人猜不透。

  业内观点

  跨界投资还是跨界经营

  外界对娃哈哈的印象,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传统企业。从一个快消品大佬到追逐商业地产的“新人”,代表的是娃哈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刘建修指出,娃哈哈与上海三捷合作负责运营的娃哈哈未来城是娃哈哈多元化策略的继续。多元化策略中,与已有业务存有上下游关系或者消费群体定位类似才较容易获得成功,“娃哈哈的部分饮品定位儿童,有较高的品牌基础,因此涉足教育领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品牌资源共享。”

  就在不久前,宗庆后实名认证的微博透露出其涉足高新科技产业的想法。在这条微博中,宗庆后指出:“不管外部经济形势怎么变化,娃哈哈仍会坚持主业经营,当然我们亦积极开展多元化探索,如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健康饮品及食品,满足老百姓健康需要;向机电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前已开发节能电机及机器人;向上游发展农牧业,建立自己可靠的原料基地;向下游发展零售业,建立连锁超市,商业综合体。”

  今年3月份,宗庆后接受  在业界看来,娃哈哈频繁多元化,与其主业增长乏力有一定关系。

  刘晖告诉   “娃哈哈在跨界投资时应注意欲投资行业的发展现状、内部竞争情况以及前景等,尽量选择发展前途较好的行业进入,否则很容易是失败的结局。”刘建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