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 王三运刘伟平讲话
中国甘肃网12月2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记者 徐爱龙 白德斌 吕宝林)12月27日至28日,省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会上发表讲话,全面总结今年工作,深入分析新常态下我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系统部署了明年全省经济工作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建设发展与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强调各级各方面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城市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打好“十三五”开局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不断把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对明年经济工作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对岁末年初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省领导冯健身、欧阳坚、连辑、吴德刚、泽巴足、咸辉、张晓兰、虞海燕、李建华、傅传玉、李荣灿、王玺玉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要在总结巨大成就中坚定发展信心。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全省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牢“一条红线”、贯彻“四个全面”、抓好“五个最大”的思路,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上看,全省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呈现出经济保持中高增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扩大开放势头强劲、基础设施不断夯实、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良好态势。今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省“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转型升级效果明显、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
会议强调,要在准确研判形势中掌握发展主动。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比较复杂。要统筹外部环境和自身特征审时度势,更加主动地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自觉做到认识越深越主动、适应越快越有利、引领越早越受益。要统筹叠加机遇和多重挑战趋利避害,对面临的多种政策和市场机遇既要敏于把握,也要精于谋划,更要善于转化;对面临的严峻挑战,要高度重视,早做准备,妥善应对。要统筹独特优势和瓶颈制约扬长补短,深入扩大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资源开发,把优势的发挥和短板的补齐粘合在一起,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双翼。要统筹广阔前景和艰巨任务加压奋进,着力化解经济增速、工业品价格、实体企业盈利、财政收入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和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的矛盾,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不出现大的问题和波动。
会议强调,要在聚焦发力重点中抓好发展任务。明年将打响“十三五”开局之战,做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着力保持合理增长,着力培育发展动能,着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强化开放支撑,着力加强风险防控,着力保障人民生活,推动我省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落实总体要求、实现预期目标,要抓好四件大事。
一要抓好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在继续扩大“三驾马车”有效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壮士断腕的事要真做,加快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坚决遏制和淘汰那些没有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坚决处置和关停一批没有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低效占用宝贵资源特别是依靠财政“输血”、银行贷款存活的“僵尸企业”;排忧解难的事要多做,扎实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大刀阔斧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优质企业渡过难关、增强竞争力;要素盘活的事要精做,推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要抓好增长点培育,保持发展的中高增速。把培育新的增长点作为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依托经济、文化、生态等重大战略平台,把潜在需求激发出来,把新的企业催生出来,把新的业态发展起来。要打造基础支撑性的增长点,做好“十三五”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力争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盘子,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要打造改造升级性的增长点,盯紧市场实际需求,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有色、冶金、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打造结构优化性的增长点,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打造创业创造性的增长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创造配套政策措施,营造创业创造良好环境,以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助推经济增长。
三要抓好动力源转换,增强发展的牵引支撑。强化改革的牵引支撑,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完善制度、督查落实,扭住重点领域,推出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举措,着力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强化开放的牵引支撑,紧紧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继续挖掘丝路经济的机遇和潜力,建设物流大基地,用好外部大市场,做优节会大平台,拓展合作大格局,不断释放黄金段的吸附和带动效应。强化创新的牵引支撑,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龙头作用,实现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要抓好幸福感提升,落实发展的根本目的。抓住基本点,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加大倾斜,重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扶助等兜底性制度,适当提高相关补助标准,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急难有救。抓好热难点,扎实做好城乡就业、安全生产和社会维稳等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高度重视非法集资、劳资纠纷等问题,强化严打暴恐专项行动,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不稳定事件和暴力恐怖事件。
会议强调,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城市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城市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着力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城市发展道路。
会议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抓好“六个聚焦”“六个发展”。一要聚焦规划设计推动科学发展,立足省域整体提高顶层设计的科学性,立足城市总体增强规划编制执行的权威性,立足建筑群体突出城市设计的特色性。二要聚焦空间利用推动集约发展,贯彻“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快推进全省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要聚焦承载能力推动融合发展,着眼实现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培育壮大产业实力,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人口的集聚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生产性和生活性设施服务配套,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四要聚焦宜居宜业推动和谐发展,把治理“城市病”摆到城市工作的突出位置,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继续巩固大气污染治理等成果,持续加大以建设强化治理的力度,尽快遏制蔓延加剧的态势,让人民群众生活更为舒适、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五要聚焦城市管理推动创新发展,着眼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更加注重在精细化和科学化上下功夫,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强城市公共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六要聚焦包容共享推动统筹发展,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与脱贫攻坚有机统一起来,找准结合点,加大易地搬迁脱贫力度,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城镇化;找准着力点,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重点建制镇建设力度;找准落脚点,下功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让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牢牢扭住习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提出的“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的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实施了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方案,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子。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自加压力、奋勇攻坚,以更为有力的举措和更富成效的业绩,回报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关怀,回应全省人民的期待。一要强化使命担当推进“一号工程”。落实攻坚责任来推进,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上下衔接、条块结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责的责任体系;加强领导力量来推进,省里已经调整组建了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领导小组,市、县也要加强扶贫机构和领导力量建设;强化考核督查来推进,抓紧修订出台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和《贫困退出机制实施细则》,加强激励奖惩和督查问责,推动形成各级领导抓“一号工程”、全省上下促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二要对接中央政策完善措施办法。对接完善“1+17”政策体系,对照中央《决定》,对“1+17”方案中的各项政策进行分类梳理、充实完善、强化落实;精心制定脱贫攻坚规划,抓紧向国家有关部门报送我省重大扶贫项目工程和计划,争取纳入国家盘子。三要紧扣重点难点增强脱贫成效。按照习总书记“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的要求,着重加强精准识别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抓紧研究出台《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督促各地做到“平台8个准”“村村5张图”“户户3本账”,确保实现扶贫对象进、出、退的精准管理;着重强化典型引路和内生动力培育,坚决防止“造盆景”式的作秀扶贫和纠正“等人送小康”的脱贫心态,注重通过送技能上门、送项目下乡等方式,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努力做到制定政策精准、工作落实精准、成效体现精准,同时高度重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精准滴灌“管道”作用,严格落实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整合和加强管理《实施办法》,确保驻村工作队驻得下、留得住、干得好。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强和改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党领导发展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水平。要提升会干的能力,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强烈意识,重视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新问题的研究,掌握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工作规律和脱贫攻坚规律,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管用方法和专业知识去抓好工作。要大兴实干的作风,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务实谋事、踏实干事、扎实成事,努力成为坚定的实干派、当好工作的实干家。要强化敢干的担当,各级干部要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各级党委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在全省上下营造愿意担当、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良好环境。要形成齐干的格局,省级领导班子和成员带头亲力亲为,各地各部门在落实全局工作中彰显作为,加强对重大部署和重点工作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以正确的导向调动和激发全省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在深刻领会好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明确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勇于担责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常态怎么看和新常态怎么干的重要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工作、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深入领会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八个转变”和“八个并重”,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重点工作,奋力推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稳健起步、良好开局。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其贯穿经济工作各环节和全过程,对接用好国家政策支柱,用足中央确定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相互配套的政策支柱,抓好抓实推进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强各类风险防控,着力保持有效投资力度,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确保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紧紧抓住薄弱环节,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结合实际把“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意见和政策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把带动扶贫脱贫的市场主体作用发挥好,把脱贫攻坚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与贫困地区其他群众的扶持政策有效衔接起来,不断提升“三农”工作整体水平。同时,要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要统筹推进城市工作。突出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着力优化城市发展结构;突出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坚持用科学的规划引导建设和管理;突出城市发展的持续性,有效培育引擎动力;突出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着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突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共建共管。当前,要坚持统筹兼顾,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岁末年初工作,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抓好今冬明春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
会议要求,全省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锁定目标,开拓创新,砥砺奋进,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奋力打好“十三五”发展开局战,努力谱写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篇章。
在兰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各市州党政主要领导及有关分管领导、兰州新区主要负责人,各人民团体、省属大型企业、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