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培养能人传承民族文化“香火”

04.03.2015  10:54

  原标题:培养能人传承民族文化“香火”

  本报记者专访裕固族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

  本报记者专访贺颖春委员 李杨 摄

   中国甘肃网3月4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特派北京记者 丁炜娜 李杨)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这位裕固族的全国人大代表有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气质,多年边远地区基层一线教育工作的经验让她的眼神独到而坚定。在得知本报记者要采访她时,她特意穿上了新赶制的裕固族民族服装服饰,她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有责任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递出去”。

  民族文化传承 面临资金、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贺颖春委员是我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的老师,也是县里为数不多的双语教师之一。“肃南县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6个民族共3.76万人,是国务院确定的28个人口较少民族县之一。其中,我们裕固族同胞仅有1.2万人左右。”贺颖春说话清晰且有条理,“裕固族是一个人口比较少的民族,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薄弱;文化产业缺乏项目资金扶持,规模小,贡献率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难度大;文化专业人才缺乏等。”

  “由于肃南县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深入民间考察调研、搜集资料、邀请专家指导论证等工作缺乏专业的人员和经费,大量的裕固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对民间乡土人才的挖掘、培养重视不够,各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数量少,且难以寻觅,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时,传统文化艺术人才断档和老龄化倾向明显,许多传统技能和工艺缺乏专业人才和传承人。”谈到民族面临的人才断档问题,贺颖春显得尤为焦虑。

  实行财政优惠政策 助力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贺颖春委员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加大对裕固族民族文化保护抢救的提案》。“我想建议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民族地区实行财政优惠政策,形成相对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支持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文物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支持对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出版。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作出突出贡献和具有特长的人员给予有关特殊政策照顾,提高产业带头人综合管理、开发制作和经营销售的能力。”

  在采访结束时,贺颖春委员说了这样一句话:“民族文化传承,我觉得不应该从我们这一代断档。每年的两会我都会准备一套裕固族特有的民族服饰,每年都不一样。我希望通过媒体关注我们裕固族的独特服饰,进而加深对我们裕固族的关注,从而更多地让国家的目光注意到甘肃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注意到我们这个迫切需要文化保护传承的人口较少民族……”我们从贺颖春委员的话语里,感受到了她作为一名来自裕固族的全国政协委员那种责任感与使命感。